咔嚓咔嚓,非常棒

设计简单并且具备生命力的产品并不容易。2012 年,龙哥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龙哥想恭维一下产品经理,其次,要做简单的产品。

上帝制定了世界运行的规则,这些规则都很简单。大约在 1605 年,开普勒就发现了行星的移动遵守著三条相当简单的定律,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三大定律。这是咱们高中学习的,想必读者也已经忘的干干净净。但是,如果你是个产品经理,要记住,世界的规则是简单的,简单的才是美的,有生命力的。到了我们有能力做产品的时候,也不要把事情搞复杂。

自然的、简单的、有规则的产品,才会自我传播,才会被用户推荐给用户。

晚上收到了四卷冲扫出来的照片,其中有一卷漏光了。回北京的时候,我特别想拍官厅水库的风车,于是把车停在水库的边上,拽出那个腰平取景的胶片相机拍摄,不知道挂在哪了,居然卡吧一声,后背暗盒打开了。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儿,就是说,暴露在光线里的底片,成了废片。我手忙脚乱,赶紧合上后背检查,也没发现是咋打开的。

上网搜了一下,觉得大部分胶片还有救,何况还有没拍完的。于是重新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非常漂亮的风车照。

最终发现,只有五六张是废片,整体非常棒。

创业也一百多天了,已经喊完了“预备、开始”,并且进入了拍摄状态。

咔嚓咔嚓,非常棒。

CEO 一百天

今年开始,我开始像模像样地做 CEO 和公司的创始人,这几个月实践下来,我感觉和当时带极客时间团队的感觉几乎一样,聊天讨论吃饭设计写作等等,大家依然有频繁并且平等顺畅的交流,略有不同的是,人多和人少的区别,会多和会少的区别。我们一周只有一个正式的周会,这得益于我们人少。

不过就我和创始团队的尿性,以后人多了,会也不会多。

公司初创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事情考虑的事情比较多,比如:

1、人员招聘,全职和兼职,比如:财务行政人员、产品经理、运营、工程师等
2、公司名称和商标设计。公司注册
3、确定投资人和投资金额
4、公司股权结构设计
5、创建财务账户
6、拟定投资相关的各种协议
7、投资款入账
8、个人社保和工资事宜
9、办公场地选址、装修
10、知识星球内容规划和储备
11、企业知识星球创建,财务账号对接
12、运营计划
13、创建阿里云账户,搭建基础开发环境
14、迁移 macshuo.com 个人网站
15、完成公司的视觉设计
……

这里面有些事情和业务、产品关系都不大,但是必须要做的,是地基,好在我们这些事都已经做完了,公司进入常态化运营,我们也都开始按部就班推进公司的工作。

记得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有星球的用户问,在创业及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如果只关心三个指标用于观测公司健康与否,你看哪三个指标?

我是这么回答的,也是这么做的。

1、用户是不是喜欢你的产品。这里面包含挺多内容的,包括产品价值、市场匹配度、商业模式、用户活跃度……可以拆出很多指标,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内容也好,产品也好,是不是解决了用户的问题,用户愿不愿意在你的产品上花时间。这是一个公司成立的根本。
2、收入大于支出。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以前的创业者不太关心这个,跑马圈地、补贴用户,可劲儿烧钱。现在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精细化运营企业和用户,精耕细作,才有机会在新时代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
作为公司 CEO,应该关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前者解释了公司在一定周期内的收入、支出和利润情况。收入和固定成本、可变动成本以及毛利率、净利润,能反映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后者则代表了公司能活多久。
3、员工状态。我希望做能让用户获益员工开心的事情。员工当然也包含我自己,我们如果想通过一个机构去构建更自由和辽阔的未来,机构里的人一定是自驱的,主动的,开心的。这和创业维艰并不对立。如果没有不必要的损耗,没有垃圾会议,没有各种办公室政治,即便累一点,大家也是开心的。
图片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需要按月给大家发工资,并且要确认公司的每一笔支出,这些你在负责一条业务线或者做产品创始人的时候,是不大需要关注的。事情不大,但心态上有微妙的转变。

人还是很强大,所有这些,很快也就适应了。

我们专注在用户、产品和内容层面,整体信息是畅通的,流动的。我想,不管公司做多大,我们会尽可能保持这种风格。

很多公司稍微发展一点,创始人甚至创始团队会变得孤独,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在自己和公司其他人之间划一条明显的鸿沟,除了工作,他们什么都不聊。

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保证真实信息的顺畅和流通,极为重要,人家字节跳动就这么干的,这可是长治久安的事情[旺柴] 。

说起孤独,想起我之前读的一本书《十一种孤独》。书的作者是理查德·耶茨,一生贫困潦倒,怀才不遇,吸烟酗酒,一身病痛,生前未曾大红大紫,死后迅速被人遗忘。就是这样一个作家,笔下都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和绝望,但直指人心。

译者在译后序里写到:

《十一种孤独》写的都是些局外人,他们想要进入某个世界,却遭到拒绝。这个世界可能是某间教室,也可能是军队,更可能是家庭。曼哈顿办公楼里等着被炒的白领;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一心想成为作家却眼高手低、替人捉刀的年轻人;干巴巴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遭羞辱的爵士钢琴手、混在法国、空虚的富家子弟;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大兵,还有他们向往却受到忽视的女人。

世界上估计很多这样孤独的人,我们做公司,尽可能让大家避免这种孤独,我想,这也是创业的乐趣之一吧。

大厂的人才衡量标准

之前我的朋友 Selina 在 InfoQ 的写作平台发布了一篇文章叫做《一个值得推荐的人才测量标准》,文中介绍了左耳朵耗子总结的一个标准,很有参考价值,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读这篇短文。

我自己看过一些大厂的人才标准,或者是他们招聘的标准,今天总结一下,因为大家对 P 系列比较熟悉,就用 P 来指代,其实这个标准是偏产品和业务的,并不专指技术人员。

P6,主要职责是交付产品,准确理解需求,形成产品设计方案,通过沟通和协调完整的把控产品,实现落地过程及时交付,最终实现用户价值。

P7,就需要把控全局,清晰定义问题,对需求有深刻理解、判断和拆解。对技术的应用有较强认知,形成有创造性的方案。以影响力协同多团队,实现所主导产品线的规划落地并推进持续迭代。具备基本的成本和收益意识,从客户,合作方的角度思考产品价值和做出判断。保障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益。主导产品线,实现用户体验和产品数据有效提升。

你看 P7 的要求就很高了。P8 需要有前瞻突破的能力。

P8,深度洞察商业和技术趋势,结合对业务规划的理解,形成相比业界大多数同类产品更高效的和创新的全局规划和运营方案。在单个领域形成领先。在 BU 层面具备影响力,使各利益方有机结合,实现所主导多产品线的全局规划落地,并推进持续创新。理解产业,开展生态与竞争合作关系分析、判断,转化为产品承接,形成匹配商业节奏的产品节奏。主导多产品线,实现有效运营和增长。

P9 要能做到的是领先业界。具有成熟的系统架构和机制设计能力,形成跨领域的、业界领先的产品战略布局和全局规划。能实现规模化、产品情商(用户体验)优秀,跨领域复杂问题的定义能力优秀。在 BG 层面具备广泛影响力,通过配置资源,落地产品战略布局。预判产品和人情趋势,构建战略控制节奏,形成产品架构的前瞻布局。

同时要保障 BU 目标达成,为 BG 业务和公司中长期经营业绩带来显著的影响。或者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和创新,为所负责产品,带来超越业界同类产品的影响力和商业结果。或者通过洞见新的用户需求和赛道机会,凭借产品专业能力和商业模式定义独立将产品带到领先业界的影响力。例如达到千万级 DAU。

都说 P9 年薪高,你看人家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比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都强很多了。

至于 P10 和 P11 级别的,大厂其实也没有多少,都是非常顶级的人才了。要能够变革产业,形成业务领域的独角兽,要有广泛的影响力,要能引领产业格局新生深刻改变社会形态和社会行为模式,为公司创造新的战略格局。

二爷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你去阿里应该是 P10 以上,我说我估计除了创业是找不到工作了。不过看完这个标准,感觉差距还挺大的,也许有一天,极客时间成了一个独角兽 App 的时候,可以再回过头来,对照一下,寻找一下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牛,看看能对应到哪个级别吧。

为什么放弃创业加入字节跳动

今天我和老沈做了一次对谈,后续会放到播客和我的知识星球里,收获还挺多的。老沈是 Tower 的创始人,后来产品卖给了 Ones,自己加入了飞书团队,现在是飞书的产品副总裁。

我做播客,一般会写个大概的提纲,然后循着一根主线聊,聊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外的灵感。如同我们在一个森林公园转悠,突然发现曲径通幽,不同的枝桠、花草和颜色纷至沓来,美不胜收。这就是让人惊喜的创作过程。

和老沈聊的过程中,很多内容让人惊喜,比如为什么 Tower 不做移动版本,为什么 Tower 不收费,关停另一个项目 知人 HR 系统的考量是什么?卖掉 Tower 的形态是什么?进入字节半年,啥具体业务也不做,这是什么神操作?

特别多有意思的话题。

我觉得老沈从一个执拗的创业者转变成了一个产品的掌控者,至于这个产品是不是属于自己,没那么重要了,他更加看中平台上的空间,飞书的总裁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这很不容易。 每个创业者可能都有一点偏执,说白了就是自己的盲区,2016 年的时候我让老沈好好做移动版,他不是也不听吗,今天和我说,Tower 移动版的缺失是最大的败笔,而知人 HR 系统则完全是一次认知上的打脸。但在这之后,他能够认识到 Tower 的局限性和天花板,决绝的卖掉了 Tower,给到投资人和员工一个体面的交代,然后转身投入飞书,不得不说这是一次还算不错的转身。

老沈正在从一个创业者,转变成工匠。

任何工作的本质,都逃不开重复劳动,只是重复的内容不同。 作家要不停不停的写东西,科学家要不停不停的做实验,医生要不停不停的打针换药做手术,设计师要不停不停的画图,我们要不停不停的写代码。

不同的是,有些人终生都在重复,有些在重复之中不断的积累量变,最终形成质变,写出了不朽的巨著,破解了世界难题,画出了惊世的画作,写出了改变世界的软件。

坚持,耐得住寂寞,才能不断的积累量变,如果再有一点点创意,一点点机遇,才有机会实现最终的质变。对于擅于坚持默默耕耘的人,即便大多数人没能寻求到质变,但依然坚守的人们,好像有个统一的称谓 —— 工匠。

敬请期待我们的播客成品吧。

近期拍的一些照片:

徕卡自由列车,一段隐秘历史

最近在家时间比较多,没地方拍照片,于是看了不少摄影相关的资料,比如《一生的凝视》《传奇布列松》《马格南世纪经典》《20 时机》《无畏的天才》《我们这一代》等等,当然,做为一个准器材党,我还在阅读《顶级摄影器材》这样的书籍。

热爱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这往往意味着奉献和创作。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都需要付出你自己拥有的资源,比如时间、金钱、热情等等,大部分时候,更多的热爱会形成创作,比如拍照片、画画、作曲、演唱、写作等等。很多人会说我热爱运动,但如果你只是瘫在沙发里用手指在屏幕上做点戳和划动运动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热爱刷手机,并且处在一个非常低级的阶段。

高级的热爱是什么?比如老罗喜欢手机,于是人家自己做了好多款。这叫热爱,虽然没成功,但很高级。

我热爱摄影,但我做不了相机,我可以欣赏摄影作品,也可以自己创作影像,我还可以去了解摄影的历史……所以我最近还看了很多视频博主的 vlog……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一段关于徕卡的隐秘历史。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可以先聊聊徕卡。

喜欢玩相机的朋友,估计都听说过徕卡这个名字,135 相机翘楚,旁轴之神,相机界的爱马仕,摄影领域的寇德卡……徕卡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贵。二爷对此嗤之以鼻,他说,贵不能叫做特点,比如,你能和别人说,我很穷是我的特点吗?不能。二爷斩钉截铁。

二爷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觉得一个东西贵,那么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至于其他的特点,那就很多了,比如颜值高、工艺精良、坚固可靠、成像素质好、性能快等等。当年徕卡的全机械相机极为耐用,以至于二战时期,徕卡成了随军记者的标配。

另外,相对于其他相机品牌,徕卡最牛的是:有无数传奇的摄影大师,用他们手中的徕卡拍出了传世的照片,比如:

徕卡的第一部 35 毫米相机叫做 Ur-Leica,是由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手工打造而成,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 35 毫米相机,从此开启了徕卡的传奇故事。不过,徕卡公司的创始人并不是奥斯卡·巴纳克,他叫做恩斯特·徕兹,公司名字也不叫徕卡,而是叫做,嗯,还是叫徕兹。后来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 35毫米的 Ur-Leica 相机,徕兹的相机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就改叫徕卡了,徕卡是由徕茨(Leitz)和照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合而成。

在研究徕卡相机和徕卡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The Leica Freedom Train,也就是徕卡自由列车。

这个故事讲的并不是写徕卡和火车,而是徕卡公司在二战时期拯救犹太人的故事。Freedom Train,一辆通往自由和承载生命的列车。

据说,徕卡自由列车的故事已经在一百多个不同的摄影网站上讲了一百多次。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刚开始了解徕卡故事,那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冷知识。

1933,纳粹开始逐步执行驱逐犹太人的政策,同年 4 月1 日,纳粹第一次进行了全国性的有计划反犹行动:抵制犹太人工商业。与此同时,恩斯特·徕兹二世和他的女儿艾尔茜开始了帮助犹太人离开德国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徕卡自由列车。随着世事变迁,战争的阴影逐步笼罩欧洲,纳粹对犹太人的敌意越来越浓厚,恩斯特开始加快徕卡自由列车,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犹太员工,送往徕卡的海外办事处,比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中国香港等地。

恩斯特的努力早已超出了一个企业家的范围,甚至,他“雇佣”犹太人的唯一目的就是把他们送出德国。

到了后来,很多犹太人都不是徕卡员工了,简单培训一下,包装成徕卡工人之后就送到海外办事处。据说很多人被送到海外之后,徕卡公司会为他们提供一台徕卡相机,这并不是让大家拍照玩,那会儿饭都没得吃了。在那个特殊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这台相机卖掉,以获得足以生存下来的生活资料。

关于这个细节,在 这篇文章 里,有精彩的描述。

虽然徕兹拯救的确切生命数量永远不会被统计,但据估计,这个数字至少在几百人左右。他的善意远远超出了作为一个简单的“摆渡人”。徕卡自由列车上的许多人赤贫,在异国他乡会面临不确定的新生活,他们不仅需要离开,而且需要安全着陆。
在纽约市,德国“雇员”从不来梅号远洋班轮上岸,并立即向徕兹的曼哈顿办公室报告。在那里,每个上岸者都会收到一台全新的徕卡相机,并且还能获得一小笔津贴,尽管他们对公司没有真正的技能或合法价值,但徕卡公司表达的信息是明确的:你不会被忘记,你会得到照顾。

这一个浪漫的礼物,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摄影的力量,看到一个新的世界,通过一个新的眼睛去观察。现实情况是,对于许多难民来说,徕卡相机被当作一种保险单,一种可以交换的物品,可以换成足够的钞票和物资。

面对一个一心想摧毁自己人民的种族灭绝政府, 逃离祖国,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在战争爆发前期,也就是 1939 年前后,这个行动到达了一个高潮,公司动用了所有资源日夜不停的把犹太员工运往海外,每周的船只来往不休,直到 1939 年德国闪击波兰,国境线关闭,这项计划才不得不停止。

战后,这个家族一直保守了这个秘密,从来没有对别人讲过,直到一位知情作家在 2002 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恩斯特家族的伟大发明:徕卡自由列车》,书中披露了当年的往事,人们才知道徕卡公司这段传奇经历。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The Greatest Invention of the Leitz Family: The Leica Freedom Train”,作者是,FRANK DABBA SMITH,美国摄影历史学会出版。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有一首《战报记者之歌》开始发行,这首歌里有这么一首歌词:

带着徕卡和笔记本,和机关枪
我们穿越过火焰和寒冷

这样,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徕卡这个百年品牌,能够流传至今。很多东西,成为传奇,真不是运气的成分,有善良,有力量,有科技,有爱,有美好。

创业就是你和身边的人一起织个背心

晚上回到家吃了点夜宵,本来打算直播一会——基本上直播就能带来星球转化——转念一想,哎,老想着成功干嘛?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于是我就开开心心躺平读书了。

墨问西东 4 月有一个漂亮的开局,成功启动了基于知识星球的内容产品,也开始和大厂商有些商务合作,产品的底层开始构建。公司启动,不仅没花投资款,还有不少盈余,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算是个本垒打。

进入 5 月,喧嚣散去,好朋友们送的花篮也撤了,大家开始踏踏实实做内容,做商务,做产品,这是我喜欢的工作状态。这个时代,着急也没用了,日拱一卒,一步一步进入深水区,找到自己的本质和价值,基于此构建能够服务用户、员工和股东的数字花园,不亦说乎。

最近着急读书,四五月份输出太多了,估计写了有十几万字,直播十几场,播客也聊了七期了。人短期输出太多,会有陷入某种惶恐之中,这时候必须要有更充沛的输入才行,就像人们居家久了,看不到别人,就会慌,人需要相互灌溉,读书也是一个道理,得和书里的内容常见面。

说起输入,古人早就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惜北京出不去进不来的,北京的很多地方也都临时闭园,那就只能在北京城里走走了。

最近拍了不少照片记录生活,可以看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yGpYdcXqatNK5havUZZiUw

看到姜文的一段话,结合当下场景,挺有意思:

“成人是什么意思?就是为了跟一锅人处事,就是你跟旁边这些线织成一个背心而已。如果这锅人乱七八糟,你离他远点,你这线头是直的,你不用跟他学,不用跟他处,你可以选另外几条线织成另外一块布。选择人很重要,你没事老委屈着,当然了,要织成布必须委屈着,但你和好人织布,你舒服啊,大家一个角度,多好。真正的高手就不织了,自己跑山顶上呆着去了。再高的就是无声无息。怎么不是一辈子啊”。

姜文还有挺有智慧的一个导演。

说起来我这块布啊,还不够完美,还缺着线,但我们先织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