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谁说了算?

cloud

很多人让我推荐微信公共平台,今天小道君做了一个推荐列表,我权当借花献佛。http://hutu.me/wechat ,目前推荐的微信包括:小道消息(嗯…),贝塔咖啡、Mac技巧、道哥的黑板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丁香医生、青龙老贼、防泄密。这次小道君为了表示自己学过计算机,从0开始排序,我不幸沦为二哥……

以上是我昨天发的一条微博(@池建强),没关注的可以关注下。

昨天想吐槽的是三大运营商与微信的博弈,焦点就是所谓的OTT业务。先解释下什么是OTT,OTT的缩写是Over The Top,词汇来源于篮球中的过顶传球,意思就是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

我真不知道这些运营商怎么好意思和互联网服务商谈OTT,如果不是国家垄断的因素,提供这么烂的电信和网络服务,不知道被替换多少回了。移动时打电话断线、随时随地可能连不上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差,还有那个移动公司专有的TD-SCDMA,让成千上万的用户手持3/4G的手机用着2G的网络。坐拥数亿用户不思进取做了一堆没人用的服务,看到微信发展起来了,拉下脸来要求分一杯羹,有这么表Face的吗?

云服务,谁说了算?看运营商和微信的博弈,似乎是用户的自然选择说了算。不过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了致命打击。

今天上午要进城为客户介绍产品,挤上人贴人的地铁依然不能阻止我掏出手机来看微博,尼玛,Google Reader宣布2013年7月1号关闭!

Google Reader可以说是RSS阅读器市场的老大,无数开发者基于GR做了优秀的阅读类产品,很多人都是GR的重度用户,虽然现在社交媒体满天飞,RSS似乎老态龙钟,但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用GR阅读那些坚持传统博客创作者的文章,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产品都会被砍掉,不知道Google这俩怂孩子从乔布斯那学着啥了,人家老乔当年精简产品都是把没人用的砍掉,没听说砍掉如此规模用户群的服务。对此我们只能咬紧牙关暗挑大拇指说,你丫牛。

很多用Mac的朋友问我如何同步Google的日历到Mac上,我看还是歇了吧,我从三年前就把Google上能迁移的服务都迁过来了,就留了个Gmail和GR,然后GR就没了……

您说,云服务,谁说了算?您还好意思让我用盘内盘外就一个浏览器的Chrome OS……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最近尝试在录制视频时在屏幕上显示键盘快捷键的操作,ScreenFlow固然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不过99刀的价格让人感觉得不偿失。搜索之下找到了keycastr,简单设置了一下发现可以实现我需要的功能,项目托管在github上,网址:https://github.com/sdeken/keycastr ,可以直接下载dmg包。

还有一种方案是使用OS X原生的键盘显示,打开语言与文本偏好设置-输入源,选中左边栏的第一项:键盘与字符显示程序。关闭偏好设置,这时点击顶部menu bar的语言,会多出两项功能,点击键盘显示程序,就会在屏幕上出现一个模拟键盘。

这个方案的缺点是没法区分快捷键和普通字符输入,而且显示速度太快,不够醒目。

如果有同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请告诉我一下,谢谢。

简约而不简单

simple

最近被微信的延迟发送弄的意兴阑珊,所以在Mac技巧里吐槽一把,让人意外的是效果非常良好,不仅大部分订阅用户在20分钟之内收到消息,而且收获了一大把充满温度的文字回复,Mac君感动之余不能一一回复,在此一并谢过。

当然,除了吐槽之外,我觉得人品可能也是一方面,比如道哥的黑板报,不仅没吐槽而且兢兢业业写了长文,到现在都没发出来。道哥,你反思下……

结论:

1、吐槽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意身心健康的活动
2、不耽误干活的吐槽是被允许的

做软件离不开设计问题,前一阵聊过Redesign(重新设计),今天从另一个角度谈谈设计问题。

早期的软件UI基本上是简单的,因为没那么复杂的元素和功能,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往复杂和炫目里设计,给人的感受就是功能臃肿界面复杂。随着互联网和软件技术的成熟,UI开始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但这里的简单并不是单纯意义的简单,而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简化操作,优化数据流向。真正简约的产品设计,就像降龙十八掌里的亢龙有悔,看似轻轻一推,威力无穷且刚柔并济。

这样的产品设计给你的感受就是用之前感觉平淡无奇,用了以后的感受是,md要的就是这个!

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
1、现在很多车都配备一键式启动,当年我选车时听到销售介绍这个功能,觉得这是个可有可无的边界功能,但真正用起来才感受到其便利性,车钥匙只要随身携带就好,上车按键就走,离车按键锁车。解决的终极问题是当你大包小包从超市拎了很多东西出来时,再也不用痛苦的翻兜搜衣找钥匙,碰下门把手的按钮即可。很多便利是没体验之前不能理解的。

2、iPhone5的连接线Lightning接头,这玩意固然是为了让手机更薄更轻,但我认为真正让人感到出色的设计是看似简单的双面使用。想想你们有多少次把USB插头、各种卡、原来的30-pin接头插反,你就知道这个功能有多么方便了。我亲眼看见一个朋友反复插接30-pin接头最后险些把手机扔掉的危险举动。我希望全天下的接头线都能双面使用。

简单的设计,也许就是最好的设计。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1、iBooks Author是Apple提供的一款优秀的电子书创作软件,可以从Mac App Store 免费获得。最近开始用这个软件制作电子书,感觉非常不错,iPad上著名的Life on earth就是用iBooks Author制作的。

使用iAuthor任何人都可用它制作出可以在iPad上阅读的多点触控电子书,。借助图库、视频、互动式图表、3D 物体、数学表达式等丰富内容,这些电子书的内容栩栩如生,令传统印刷的书页望尘莫及。

目前用iBooks Author制作的书还不能发布到中国的iBook Store,但是可以导出为PDF,效果也不错。如果你再等等,泰尼iPad电子杂志平台可能就出来了。

2、今天的封面是Mac版QQ音乐的截图,这款软件是2月份登录App Store的,我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非常喜欢,UI设计值得学习,推荐给大家。

幻觉

最近几天微信写得索然无味,每次写完后群发居然要两个多小时,就好比你准备以一个角度、姿势俱佳的跳水动作入水,跳下去后发现下面不仅没水,而且是个无底洞,相当杯具。

今天有人在微博上反馈,看完了Mac技巧 的所有历史文章,然后取消了关注。非Mac技巧的内容占比要大过Mac技巧,而那些无关内容也没啥可看性。有些平凡百姓一旦某天突然多了很多关注,成了个小小名人后,就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或许对他的个人生活和想法抱有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向大众推送自己的义务感。

我觉得有不同声音很好,但是有两点提醒一下:
1、取消关注千万别看完所有微信,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2、个人玩微信公众平台的都是想自己写点东西的,有人看看更好,没责任也没义务,如果你觉得有义务,那是幻觉。

所以我的回复是:耐心真好,看完了才取消关注。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1、如果你想通过Safari的默认查询引擎查询某个应用软件里的文字,选中文字,然后shift+command+l,即可跳转到Safari的搜索页面,非常方便。
大部分应用都支持这个快捷键。
2、如何旋转Mac的屏幕呢?不需要第三方软件。打开系统选项设置,已经打开了的,退出重新打开。按住option+command键盘,点击显示器,在原来的亮度选项下方会出现一个旋转的选项,这时候你就可以旋转你的屏幕了。
哎,这位同学,你这样拿很容易把Mac摔烂的!
3、推荐一款Mac阅读App,叫做Caffeinated,图标是杯咖啡。这是一个集成了Google Reader的阅读器,以前我以为Reeder是最好的,后来我发现我错了。这款阅读器不仅有大量快捷键和良好的UI设计,还有通知、检索、自定义主题、记忆等功能。重度GR用户可以尝试,收费软件。

就写这么多吧,现在是9点20,希望你们能早日收到。此致。

三个问题

3apples

上回书说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终极问题,最后给大家布置了个家庭作业,“你们的三个终极问题是神马”。没想到收到大量神回复,没马!我节选一些给大家看看,你们感受一下:

爱谁谁型:我爱谁?谁爱我?爱谁谁
缺乏常识型:牙刷头朝上放还是朝下放?番茄炒蛋加不加糖?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
苦苦思索型:我该和怎样的人走完后面的人生?我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余生?我该怎样面对死亡?
猪:起床还是再睡会?吃饭还是再睡会?去上班还是再睡会?
财迷:怎么赚钱?怎么省钱?怎么花钱?
找妹子型:妹子在哪里?妹子怎么找?妹子什么用?
平淡生活型:选择一份神马工作?经营怎样一个家庭?拥有怎样一种生活?
不知道干啥型:一天该干点什么?一年该干点什么?一辈子该干点什么?
生死两茫茫型:为什么活着?我真的活着吗?我真的是我自己吗?
炼钢型:当我暮年的时候,我会为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做什么而后悔?过分追求什么而后悔?这个世界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改变一点点?
干型:我能干什么?我想干什么?我在干什么?
梦里飞花型:我是十三亿分之一的小沙粒,我从梦里来,到通往梦的地方去。
事业型:我未来的妻子是什么样子的?我事业副业上的坚持何时才有转机?明天的我又会遗忘多少记住多少?
单刀直入型:我就一个问题,我到世间是来干什么的?
啰哩啰嗦疑惑型:每次有个稍微长的假期让我闲起来的时候,我都会有这样的疑惑:现在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正喜欢的,如果不是,那什么才是我真正喜欢的?离父母那么远,到底应该不应该?是不是应该有个精神寄托,不然有时候会觉得很迷惘?

最后一个叫阿牛的好同志对Mac技巧做了个总结:我觉得你是我订阅的最好的技术类微信,没有之一。

我的总结,作为一个低调和谦逊的技术人,我觉得可以加上之一。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有人希望我介绍一下Automator和Applescript,但是在微信这个平台上讲一门语言实在是不太够用,比如介绍Applescript的一本书就有400多页,怎么讲?只能讲讲技巧或案例,点到为止,真正学习还得大家去看书思考。

简单介绍下,Automator是苹果公司为其操作系统OS X开发的一款软件。通过点击拖拽鼠标等操作就可以将一系列动作组合成一个工作流,从而帮助你自动完成一些复杂的重复工作。 Automator还能横跨很多不同种类的程序,包括: 查找器、Safari网络浏览器、iCal、地址簿或者其他的一些程序。

Applescript以前介绍过,是苹果公司开发的脚本语言,在Automator中可以运行Applescript。
昨天我们通过Automator创建了一个服务,当你在Finder或桌面上选中文件时,在右键的服务菜单里增加了一个选项:以新实例运行,是通过Applescript实现的,下面介绍程序功能:

--通知Finder
tell application "Finder"
    --异常处理  
    try
        --获取选中文件的全路径
        set filename to POSIX path of (selection as text)
        --通过脚本file -b获取文件类型
        set fileType to (do shell script "file -b " & filename)
        --如果不是文件夹或以app结尾,执行open -n脚本
        if (fileType does not end with "directory") or (filename ends with "app") then
            do shell script "open -n " & filename
        end if
    end try
end tell

这里考虑到了选中程序直接打开,或选中文件以默认程序打开的情况。

今天的技巧部分写得稍微有点技术化,如果你是程序员应该很容易明白,如果你不是,那看看上半部分解解闷吧。

思考的极限

thinking

昨天收到了很多反馈,其中95%的订阅者非常宽容,估计属于Mac技巧的铁杆一类,意思就是您爱怎么写怎么写,隔天也好,短篇也好,我们都看。有5%的用户建议天天更新。当然还有沉默的大多数,不置一词,我就理解成怎么写都行吧。

最近写Mac技巧似乎有点陷入迷途,每天选个主题总想写深写透,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一万个订阅者还是有点压力的。这样的话就搞得我很疲劳,占用时间也比较多。结合大家的建议,我想还是尽可能做到每日更新,言之有物则长,无话可说则短。可能只有随笔,也可能只有技术,就这样吧,太纠结不好。

每天写点东西事实上对我个人同样有很多好处,工作了十几年想清楚了很多事,但是没有写下来就很难系统的思考,沉淀的东西也可能会随风而去,这点也是促使我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的思考都有局限性,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思考的极限当做实际的极限,即使那些智者没有这么做的,但似乎也无发思考更多。所以拓展个人思考的范畴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家有些好的想法或主题,也可以发过来共享交流。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昨天介绍了通过open -n /Applications/XXX.app的方式打开多实例程序,有人在微博上问如何选中一个文件或程序,通过右键菜单打开新实例,而不是每次都去命令行操作。

我们可以通过Automator+Applescript实现这个功能。

打开Automator,选择创建服务,在左侧选择“运行AppleScript”,双击打开程序窗口,在(* Your script goes here *)处输入如下代码:

tell application "Finder"
    try
        set filename to POSIX path of (selection as text)
        set fileType to (do shell script "file -b " & filename)
        if (fileType does not end with "directory") or (filename end with "App" ) then
            do shell script "open -n " & filename
        end if
    end try
end tell

在程序上方的选择框设定“文件和文件夹”、“任何应用程序”,然后保存,起个你喜欢的名字,比如叫“以新实例运行”。退出Automator。
选中文件或程序,右键-服务-以新实例运行,即可实现类似open -n的方式。

明天给大家解释下代码含义。

和朋友聊天,说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答案却永远找不到结果的三个终极问题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个朋友说,容易,我叫唐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取经。另一个朋友说,我也有三个问题,早晨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请问各位看官,你们的三个终极问题是神马?思考一下

创造财富

wealth1

《黑客与画家》里有两章是描述财富的,如果你是个财迷,那么就该去读读,如果你不是,读读我的文章就行了。

财富和钱从来就不是一码事,所以大部分人只能去创造财富,因为你不是印钞机。但钱毕竟是流动的财富,所以大部分人还得通过创造财富去挣钱,那么一辈子挣多少钱合适呢?

在很多年以前,100万还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大家还没有听说过PM2.5这个术语,蓝天还不是那么得稀有,有人写过一篇文章,大意就是一个家庭要多少钱才能正常的生活(什么是正常?好吧,你就当及格线60分理解),作者从购房、购车、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生活、休闲娱乐、养老、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等各个方面算了一笔帐,这个数字是600万。

这位同学你不用站起来了,我知道现在100万在北京只能买个洗手间,我说得重点不是这个。而且要算也很简单么,如果你觉得现在北京买套房需要400万,那就加上300,如果在老家50万就能买,减去50即可,不离谱。

如何去挣这个抽象的600万呢?如果按照60岁退休计算,大部分人要工作40年左右,大家可以计算下,如果妥妥的工作了40年,你的平均工资要达到多少才能过正常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创业,高风险高回报,一旦创业成功,你就摆脱了这个“正常生活”的羁绊,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更喜欢的事。但是这些成功的创业者不会就此不再工作了,他们可能会比普通打工者工作更长的时间。

为毛?很多有钱人完全不必再工作,但是他们工作起来比普通人还欢实。不是天生受虐狂和社会压力,而是无所事事使人感到孤独和消沉。我有个朋友移民国外,由于有房产完全不必工作,天天烧烤钓鱼,半年以后,他在MSN上告诉我“看到烧烤钓鱼就想吐,我必须要找个工作了”。

另外,如果你不是银行劫匪或公务员,你应该知道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抢来的。乔布斯和沃兹创建了苹果公司,为自己、员工、开发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别人并未因此而变得贫穷。所以建议大家尽可能去做创造财富的工作,而不是掠夺财富。

另外,如果没人给你报酬,你是否愿意去工作呢?唯一可能的就是这件事比较有趣,比如Linus Torvalds免费写了著名的操作系统Linux,他当时可没想着用这个操作系统赚钱。那我为什么写这个Mac技巧呢?嗯,思考中……

关于这个话题,Paul表现出了很多技术之外的Political智慧,比如允许赚到大钱的人保留自己的财富,比如藏富于民:

一旦自己的财产有了保证,那些想致富的人就会愿意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去偷窃。由此导致的新技术会很容易被转化成财富。
要鼓励大家去创业。只要懂得藏富于民,国家就会变得强大。让书呆子保住他们的血汗钱,你就会无敌于天下。

好的,下面是技术部分,昨天我说“我今天申请不写技术内容”,结果很多订阅者不再沉默了,爬上来控诉“你咋能不写技术了呢,那还能叫Mac技巧吗?”“骗纸”。走点心吧,我说的是昨天不写。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1、Mac下有很多程序默认是单进程的,比如你不能打开多个邮件程序,不多打开多个Evernote,但有时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需求,那么用如下命令可以实现:

open -n /Applications/XXX.app

-n的含义是Open a new instance of the application(s) even if one is already running,意思就是为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再开一个新实例。常用于多个账户登录一个程序,或软件比较等场景。

2、强制关闭程序

总有程序关闭不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

方法一:option+command+esc,调出强制退出应用程序的窗口,选择要退出的进程即可。
方法二:打开活动监视器,类似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一样操作就好了。
方法三:命令行下的kill命令,比如想杀掉TextMate,首先用ps -ax|grep TextMate找到进程号,然后用kill -9 进程号,即可。

至此,天下无杀不掉的程序。

郝培强先生的泰尼iPad电子杂志平台即将上线,我会把做个Mac技巧第一期放上去,一定很好看,希望大家支持。http://paper.tiny4.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