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practice

最近几期的文字有越写越长的趋势,我觉得这不是个好兆头,个人以为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不易太长,短而有趣,能引发思考最好。太长我写起来费劲,用时也长,你们读起来也累不是?最近时间实在是不够用啊。

这几天在读一本打鸡血的书,叫做《哪来的天才》,副标题是练习中的平凡和伟大,英文名称:Talent Is Overrated︰What Really Separates World-Class Performers from Everybody Else。还没读完,有点感想和大家说说。

这本书和把《时间当作朋友》有些类似的观点,但写作风格完全不同。老外写书不像国内作者那样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说出自己的想要表达的东西,弯弯绕绕挺有趣,但有时看起来也蛮繁琐的。书中的观点有这么几个:

  1. 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貌似是废话)
  2. 天赋没那么重要,即使是对莫扎特和老虎伍兹来说(这个……)
  3. 成就并不简单的来自于勤奋(一万小时理论也不是随便能搞定的)
  4. 刻意练习的重要性(Deliberate Practice) 后续还有一半的内容没读完……

书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刻意练习的重要性,什么是刻意练习呢?它既不是工作,也不是玩乐,其特征是:通常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为了提高绩效,常常需要老师的帮助;能够反复多次;可以持续获得结果的反馈;很累而且枯燥无味。

大家感受一下,反正我思前想后,对照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不得不承认人家说得有道理。坚持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估计大部分人都是半途而废的专家,而常常拿兴趣说事的人,也得反省一下,奋斗的过程并不像很多书本里描绘的那么美妙,很多琐碎的枯燥的事情和练习,都等着我们去做,不做就无法提升。另外针对性和计划性也很重要,老师也是,很多找教练练习羽毛球的人显然比我们这些打野球的进步迅速,而他们的练习方式就是拿好几桶羽毛球不停的练同一个动作……

书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等我看完再表吧……

今日Mac技巧:

最近两期讲了Objective-C的一些特性,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很多人表示不过瘾,要求再讲讲Block、GCD、runloop、KVO、离线、Rest等等,我觉得这些点都可以讲,但是大家不要指望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就把某一门技术学好了,微信平台本身就不适合长篇累牍,写着累看着也累,而且不适合贴代码,我这儿介绍的技术,都是点到为止,告诉大家有这些东西,真正想深入学习的,网上资料多的是。不怕没书,就怕不读!

今天讲两个小Tips:

1、用Spotlight搜索的时候,搜到文件时,我们有时候会需要打开该文件所在的文件夹,这时候按住command键,点击文件即可打开Finder,并定位到该文件所在文件夹。

2、Finder是OS X系统中的常驻程序,一般不需要退出,如果想重新启动Finder时,有一个简单的方式,按住option键,右键点击Dock上的FInder图标,底部菜单会出现重新开启的选项,点击即可。同样的操作对其他Dock上的程序是强制退出。

一生有几个好朋友

friends

昨天冒着臭鸡蛋和西红柿的危险尝试发了一篇纯技术探讨的文章,结果遭到部分小白了激烈的阻击,比如:

太专业了,不懂,严重申诉
今天的文章太难了,要想读懂,我得查好多资料
挖。。。什么也看不懂噎!耶耶耶~
拜托,说点能听懂的

当然也有鼓励的:

最近正在学习这门语言,表示确实觉得重头到尾都体现消息传递,开始不太理解。看到这篇文章,有点感触,谢谢。
以后技术性更强些会更喜欢
我每天都在阅读你的文章,每次都能获得一些新知识,非常感谢你!希望今后能多分享一些oc或xcode知识。再次感谢!每天等着阅读你的文章,等待是一种期盼,一种思念,更是一种享受,有你,我的夜生活更加精彩!(我不得不说,这一段有点肉麻,你们该看出来我自己是编不出这样么优美的文字滴)

Mac技巧写到现在,已经完全不是我的初衷了,读者估计有一部分是冲着扯淡来得,一部分是学习技巧的,还有一部分是干嘛的来,不知道。做个调查,如果您是来看扯淡的,回复“扯淡”,你是来看技术的,回复“技术”,两者都看的,回复“扯淡加技术”,如果以上都不是,你得告诉我你是来干嘛的?有时间的读者,回复一下,以便我做内容的调整。

每天要写一半人文一半技术,是很残酷的事情。当你扯得正嗨的时候,突然看见冷酷的“今日Mac技巧”,你就知道还有一部分冷冰冰的技术内容要写,每到此时我就想起了王朔的一本小说,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进入正题:

随着年龄的增强,人会越来越怀旧,于是有很多人开始积极的组织同学聚会,大学的、高中的、初中的,小学估计少有人记得了,没听说搞小学会的。对于类似聚会,我偶尔参与,但一向敬而远之,由此也挨过不少骂,比如清高啊,不合群啊等等,虽然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不会有人听你解释。

我个人的想法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上,能够把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照顾好,就非常不容易了。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会经历很多人很多事,大家一起共事的时候相濡以沫,不同路了就相望于江湖。没必要十年不见不联系,在同学会上称兄道弟,然后再等候下一个十年。

人这一辈子,亲人不说了,真正的好朋友,不会超过一只手。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就是无论多久不联系,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想到他;你会为这样的朋友甘心付出时间和资源;你能够随时向这样的朋友借钱,而且确定他会借给你;你的一部分生命,由这样的朋友组成。

生命和时间有限,所以这样的朋友,谁都是只有几个而已。

今日Mac技巧:

1、如何合并Safari的窗口?
打开了多个Safari窗口,如何合并呢?ctrl+command+w,可以把所有窗口以标签页的方式合并为一个窗口,点中标签页拖拽,可以在窗口之间移动标签。

2、如何禁用通知?
很多时候写作或写代码,不希望被打扰,这时候就需要把OX S的通知关掉,双指从触控板右侧滑入,呼出通知中心,在最顶部有一个显示提示和横幅的开关,关掉就会禁止通知,不过第二天会自动回复这个通知设置。

3、Finder的工具栏
我们可以把文件和程序拖到Finder的工具栏上,以便随时打开。但是想移除时会发现点击鼠标拖动是没法把这些图标移除的,这时候只要在点击拖动时加上command,你就会发现这些图标被destory了。

不为功利求知

上一期的信息消费可能触动了某些童靴的痛处,反馈很多,有些读者说读书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否则很难掌握。我倒是觉得不一定要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兴趣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更为重要。有些知识可能学了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但这种情况非常少。往往是在某个场景下突然用到了你某个阶段储备的技能,你会觉得自己当时英明死了。

今日Mac技巧:

Finder是OS X的默认文件管理器,它提供了多种显示方式,包括图标、列表、分栏和Cover Flow。其中分栏最为常用,通过键盘的方向键浏览多层级的文件非常方便。不过每个分栏的宽度都是系统默认宽度,如何改变这个默认宽度呢?用鼠标拖动分栏线时同时按住option键,这个默认宽度就随之改变了。

今天有事要忙,暂且写这么多吧,各位晚安!

逃离舒适区

comfortable

本来想起名为逃离技术舒适区,后来想想这个话题具备普适性,就把技术去掉了。昨天谈的是困难和容易的取舍,今儿的话题算个延续。

什么是舒适区?如果你是个新手,你就没什么舒适区,什么都不懂嘛舒适个毛啊,在磕磕绊绊的学习中懵懂前行,期间可能还伴随着老鸟的嘲笑和进度的压力,终于有一天你武功大成,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五重,工作中开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断有新人或老人来找你解决问题,你微笑着迎接各种挑战,淡淡的送走困难,你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你的舒适区,这和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舒适不是一回事,通常进入舒适区需要花费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你不断的练习,一旦进入,你会enjoy it!

这时候,如果有人胆敢让你脱离舒适区,可算要了亲命了,你会勃然大怒,轻则争吵,重则离职。这种事遇到太多了,一个写前端的你让他学习一些后端技术,一个写Java的你让他学习一下C,得到的答复可能会,Sorry, I feel very uncomfortable!

没有人学新东西的时候非常舒服,一旦经历过从新人到老鸟的过程,再让你进入陌生的领域,那种痛苦会让你自发的去抗拒。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躲在舒适区里,逃离舒适区会有助于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视野会更加开阔。人总要往前走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有多年的vim使用经验,目前在学习emacs,我从Linux转到windows再转到Mac,学习了多种编程语言,一直在练习自己的演讲能力并做了很多公开演讲。有时候做很多事就是为了挠自己痒处,避免在舒适区待太久。

很多人在某个地方待久了就会非常懈怠,没退休就像在养老,这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在舒适区太久了,与在哪个地方无关。

今日推送的Mac技巧:

1、可以远程同步文件的FTP工具Cyberduck

上次介绍Retinizer(普通软件Retina化)的时候提到了FTP软件FileZilla,我个人一般使用命令行下的ftp/sftp/scp等实现FTP软件的功能,但普通用户还是用图形界面的更方便些。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实现远程同步文件的FTP工具:Cyberduck

Cyberduck除了可以实现FTP的基本功能外,还能支持远程同步。所谓同步,就是把远程和本地的两个目录进行比较,然后自动找出修改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操作就是通过ftp或sftp的方式登入远端服务器,选中某个文件夹,右键菜单里选择同步,再选择本地文件夹,就可以进行同步比较上转了,上传之前你最好确认下,更稳妥。

同样,这个软件也可以用Retinizer实现高清显示效果。

2、文件重命名

文件重命名的问题以前说过,但最近又有些童靴问起,就再说一下。
如果你没有装任何插件的话,在Finder中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的快捷键就是回车。打开文件用command+o,返回上级目录用command+向上的方向键。
如果你装了原来推荐过的XtraFinder,可以把回车改为打开文件(与windows操作类似),把option+r设置为文件重命名。
如果你在命令行下重命名文件,命令是这样的:mv oldname newname

关于长春婴儿的事件有必要说两句,无论嫌犯是谁,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没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没养过孩子的人可能无法体会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所以给所有年轻父母一个忠告:带孩子的时候永远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要在自己犯错后指望别人的救赎!
最近收到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明天回答一下。

想画出完美的作品?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随心去画。——摘自《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留不住的人才

human

工作以来虽然一直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但很早就涉足所谓的“管理”工作,掐指算算,带团队有十年了,人多人少,人聚人散,有时想想蛮伤感的,很多非常好的朋友兄弟,因为工作分开后慢慢的疏远再不相见。这可能就是古人两千年前所说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春节后第一天工作,就来谈谈这些留不住的人才。

几乎每家公司无论大小都在标榜——以人为本,但真正做到的凤毛麟角,甚至用“几乎没有”来表述也不为过。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才几乎就是每家公司的所有财产,所以各大公司都希望能够留住宝贵的人才,但恰恰是信息的流动也导致了人才的过度流动,这就像各大球队转会一样,每到年中年末,不停地换人、裁人、进人,现在IT行业的人员流动比转会更加剧烈。

我带团队最好的成绩是在2008-201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团队流失率为零,当时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具备带人的天赋,实际的情况是,虽然我采取了很多人性化的做法,包括定期主动为优秀员工加薪的措施,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互联网和移动市场还没有爆发性增长,从2011年开始,电商、移动、搜索、云计算、大数据,乱花渐欲迷人眼,热钱已经迷了眼,整个行业的薪酬水平已经完全无法预测了,IT人员开始疯狂的跳槽,所有的人才都是留不住的人才。

关于跳槽和薪资,这个扯起来就扯不清了,坚守还是离职,长远利益还是短期利益,对于那些背负着房贷车贷和没有房贷车贷的80后90后,任何选择都不应该受到苛责。所以我们就知道,人才是留不住的,除非他们想自己留下,不断的引入新生血液,培养他们,即使他们两年后会义无反顾的离开……

最后用伟大的披头士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的名称来结束这段碎碎念:Let it Be!

今天应某位听友的要求,介绍下Finder的搜索,其实我以前介绍过智能文件夹,和这个搜索类似。
打开Finder,进入某个文件夹,通过command+f呼出搜索界面,在工具栏下方出现搜索框,可以选择在当前文件夹搜索,或点击“这台 Mac”做全局搜索。
然后选择搜索条件,可以针对种类、内容、时间、文件大小进行全方位组合搜索,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存储,把搜索条件存储为智能文件夹,非常方便。

OS X本身就是Unix,以后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些OS X相关的Unix知识,同时推荐一些Mac App和iOS App,关于Mac本身的常用使用技巧介绍的差不多了,以后想到什么再讲吧,大家有问题可以问,合适的我会放到文章里回答,各位看官意见如何?

今天写完这篇后,心情颇为愉悦,好吧,Let it be……

回到源点

backtosource

经过一上午的奔忙终于赶回了家乡。一路上看到连绵的雪山,山顶的白雪估计要到出暖花开才能融化,气温越来越低,到家时正午,温度零下十三。下车呼吸着干冷的空气,感觉非常熟悉,整个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气氛,我仿佛穿越到了童年的时光。

小时候过年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新衣服和新年礼物,年三十和初一的大餐也充满了无尽的诱惑。几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大家回家过年更多是为了陪父母看朋友,休养生息,寻找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温暖。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追根溯源的意味。黑客帝国中的尼奥最终回到了Source拯救了锡安和整个系统,达成了传说中的平衡。我们每个人的源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故乡吧。

现代人终年忙碌,有时候会忘掉为何而活,当某种东西变成习惯,你就会麻木。唯有回到老家,看到父母兄弟,神经才会彻底松弛下来,整理心情,拯救自己,享受生活!

今天为大家推送的Mac技巧是:快捷键帮你找到保存的文件。

我们经常会使用文件下载、另存为或导出等功能,这时系统会提示你选择要保存的文件路径,保存完之后我们往往要到保存的文件路径下查看保存的文件,事实上我们可以提前打开要保存的Finder窗口,具体操作就是在选择保存的窗口时,通过command+r直接打开Finder,Finder会自动跳到你选择的路径,完成保存操作后切换到这个Finder窗口即可。

昨天再次遭到小道消息 @Fenng 的推荐,今天又被爱范儿的官网和APP的推荐了(深夜打开微信,就看这十个公众帐号),在此表示感谢。小道消息是我每天必看的微信频道,冯大辉先生的视角独特、文笔犀利,属于微信平台里首屈一指的频道,如果我的订阅用户里还有不是小道消息听众的,建议订阅。

昨天说的两个小网站有很多听友感兴趣,在这里贴一下,www.itari.com.cn和q.itari.com.cn,试验品,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