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重新开始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上一期文章发了以后,很多读者反馈说,为毛不用艾维的头像做封面啊,让我们看看这家伙是怎么虎头虎脑又充满艺术感的。好吧,今天我就截了一张艾维演讲的图给你们瞅瞅,其中他正在碎碎念视网膜屏macbook pro的那点事,刚好说了一句:你必须重新开始。中心思想就是:「哥完全抛弃了老mbp的工艺设计,外部铝合金壳和内部芯片和电路结构全部重新来过,老牛逼了,你看着办,不买是你的损失。」大概就这意思。

我觉得这句话挺好的,正好拿来作为今天的主题,回答之前积累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毕业三年,java开发。在青岛拿着4500的月薪,因为兴趣自学了Objective-C,写些iPhone的小demo,没做过实际的项目。很迷茫,有时候想再回北京奋斗两年赚个首付回青岛,但害怕自己中途又受不了北京那压抑孤独的环境再次半途而废,但是在青岛这样下去实在无法安定下来,因为攒不下钱。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求指点。

问题二:

毕业一年,在盛大工作。工作中使用Windows为主,开发,运维,服务器都使用Windows,可我觉得自己还是喜欢玩命令行,喜欢linux,业余时间自己也在看书,学习,但是也没啥成就。请问,我这样坚持下去对本职工作也没啥用(之前目前是),请给点建议吧?

我觉得这俩问题的共性是,对现状不满意,业余时间学了点其他技术,但无法做出改变。之前我提到过《城中大盗》里的一句台词,「你知道吗,人们每天起床,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告诉自己,有一天要改变生活,但他们从来不付诸行动。我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想要改变生活,就要付诸行动,没有更直接的建议了。 我想这两位读者都是「80非常后」,20郎当岁,有想法有激情有大把时间,而且Nothing to lose,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尽快重新开始」。想去北京挣首付的,赶紧准备简历和火车票。不喜欢再玩windows的,一边学习Linux,一边找工作是正道。

有时候你必须重新开始,就是这样。

明天周五,打球休息!我不是自媒体人,也不靠这玩意养活自己,就别死乞白赖的写了,你们也都好好歇歇,陪陪家人朋友,别老玩手机了啊。


今天我们接着之前OC的内容,讲讲新的Objective-C在语法层面做了哪些简化。

4、语法简化

很多刚从其他编程语言转到Objective-C的同学看到长长的函数名会感到崩溃,不过我之前也提到过,这种语法让消息的传递像一个英语句子,大大增强了可读性。比如你想初始化一个浮点数,需要这么写:

NSNumber value = [NSNumber numberWithFloat:123.45f];

从这句中我们能够明确的知道代码的含义,但是,是否连简单的赋值语句也要这么处理呢?苹果在本次新特性中采用了折中的处理方式,针对很多基础类型采用了简写的方式,实现语法简化。简化以后,我们会发现从语法层面,这些简化的Objective-C更像Python和Ruby等动态语言的语法了。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NSNumber

简化前的写法:

NSNumber *value;
value = [NSNumber numberWithInt:12345];
value = [NSNumber numberWithFloat:123.45f];
value = [NSNumber numberWithBool:YES];

简化后的写法:

NSNumber *value;
value = @12345;
value = @123.45f;
value = @YES;

装箱表达式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写法:

NSNumber *piOverSixteen = [NSNumber numberWithDouble: ( M_PI / 16 )];
NSString *path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 getenv("PATH")];

可以分别简写为:

NSNumber *piOverSixteen = @( M_PI / 16 );
NSString *path = @( getenv("PATH") );

对于字符串表达式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表达式的值一定不能是NULL,否则会抛出异常。

NSArray

对于NSArray的初始化来说,有非常多的写法,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我们直接看新的写法

NSArray *array;
array = @[];             //空数组
array = @[ a ];          //一个对象的数组
array = @[ a, b, c ];    //多个对象的数组

非常简单,再也不用记住初始化多个对象的数组时,后面还要跟一个倒霉的nil。

现在我们看一下当声明多对象的数组时,编译器是如何处理的:

array = @[ a, b, c ];

编译器生成的代码:

id objects[] = { a, b, c };
NSUInteger count = sizeof(objects)/ sizeof(id);
array = [NSArray arrayWithObjects:objects count:count];

好吧,编译器已经为我们把这些简单重复的工作都做了,我们就可以安心解决真正的问题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a,b,c对象有nil的话,运行时会抛出异常,这点和原来的处理方式不同,编码的时候要多加小心。

NSDictionary

同样,对于字典这个数据结构来说,有很多种初始化的方式,我们来看新的写法:

NSDictionary *dict;
dict = @{};     //空字典
dict = @{ k1 : o1 };     //包含一个键值对的字典
dict = @{ k1 : o1, k2 : o2, k3 : o3 }; //包含多个键值对的字典

    最后我们总接一下容器类数据结构简化的限制:

1、采用上述写法构建的容器都是不可变的,如果需要生成可变容器,可以传递-mutableCopy消息。例如

NSMutableArray *mutablePlanets = [@[
@"Mercury", @"Venus",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
@"Uranus", @"Neptune"
] mutableCopy];

2、不能对常量数组直接赋值,解决办法是在类方法(void)initialize进行赋值,如下:

@implementation MyClass

static NSArray *thePlanets;
+ (void)initialize {
    if (self == [MyClass class]) {
        thePlanets = @[
        @"Mercury", @"Venus",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
        @"Uranus", @"Neptune"
        ];
    }
}

3、没有常量字典

过程是曲折的,前途是不知道的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微信平台改名之后效果还不错,增加了不少新读者,很多反馈有趣有料。现在通过mac关键字检索,无论是搜号码还是公众账号,都可以在第一位置找到我,之前有读者反馈通过mactalk无法找到这个帐号的问题已经解决,通过mactalk或池建强,都可以直接定位到这个账户,帐号名字:MacTalk By 池建强,欢迎推荐和订阅。

人到中年,大家都开始发胖,所以身边减肥之声不绝于耳。连我这样大学里玉树临风的瘦子都快变成一个隐形的胖子了,他人可想而知。但我个人是不减肥的,该吃吃该喝喝,该锻炼锻炼,但很多人是真的要减肥,神马20天减肥法,颜色减肥法(比如只吃橙色食物),西红柿黄瓜大法等等,我观察了各色人等,发现减肥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减—>降—>平台期—>吃(或暴撮)—>长(或暴长)—>痛哭流涕(或赌咒发誓)—>减—>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由此我想到了学习新东西的过程,何其类似!大部分人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最终凡事只知皮毛,一生碌碌。小部分人则经历痛苦重获新生,认知世界并且白衣飘飘。

在学习一门新技能的时候,大部分初学者会认为这是一条线性曲线,所谓过程是曲折滴,前途是光明滴,不断的坚持学习,就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并且最终成为行家里手。这时候会有个「智者」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孩纸,木有线性曲线,真实的曲线由一系列的上升区和平台区构成,就像减肥一样,开始时候减得快,接着就会有瓶颈期,坚持下去就会到达下一个阶段,循环往复,你终成一代高手云云。

你一听,仿佛修习太祖长拳的时候突然有人给了你一本九阴真经,还是上下足本,告诉你,练!然后就能天下无敌。你脑子一热就开始练了,练了一阵没成绝顶高手就开始自怨自艾,md自己原来不是这块料哇……

真实的情况是,「智者」也是个糊涂蛋。我年轻的时候就被这样的「智者」和书蒙过。我们学习一门新技能的时候,学习曲线往往是陡峭的,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我们可能在某个阶段取的突飞猛进的效果,然后在遇到平台期后又直落谷底,所学损失殆尽,直到我们重新认识到「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时,才又重归正道,这种过程也是不断往复的,直到有一天你认识到,学习东西并不是为了成为绝顶高手,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认知世界,你会变得平和,不再急功近利,这时候你才会得到那条上升区和平台区交互出现的曲线。

仅此而已,不要指望学就能成为专家和高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世界上也就无所谓高手了。简言之,过程是曲折的,前途是不知道的。

所以我送给大家的武功秘籍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Spotlight检索的高级技巧。

想看简单技巧的,请回复2/42/82(真够2的)。

1、通过文件类型搜索文件,搜索格式是:

kind:文件类型 搜索关键字

比如:
kind:app——搜索应用程序
kind:bookmark——搜索书签和历史纪录
kind:contact——搜索联系人
kind:document——搜索各类文档
kind:word——搜索word
kind:pages——搜索pages
kind:key——搜索keynote
kind:email——搜索email
kind:event——搜索日历事件
kind:folder——搜索文件夹
kind:movies——搜索视频
kind:music——搜索音乐
kind:pdf——搜索pdf文件
kind:pic——搜索图片
……

2、通过标签颜色搜索

如果你喜欢使用各种颜色的标签标注不同的文件夹,那么这个功能就用的上了。 label:红,就可以找到红色标签的文件和文件夹。

3、通过日期搜索 date:today——查看今天创建或修改的文件
date:yesterday——查看今天创建或修改的文件
date:2013-05-01——查看2013年5月1日创建或修改的文件

4、条件表达式
想搜索包含Mac不包含Windows的Keynote,可以这样写:
kind:key Mac -Windows
也可以这样写:
kind:key Mac NOT Windows

我们可以使用+/-进行条件表达式求值,也可以通过NOT AND OR来检索,不过后者一定要大写,否则会被当做搜索内容处理。

有了以上4种搜索方式,天下再无搜不到的文档!

以人为本

2013-05-19 22.13.30

声明一下:

从今天开始,由于不可抗力,Mac技巧正式更名为「MacTalk By 池建强」。新加入的读者估计已经看到了,老读者由于微信缓存的原因估计有一部分还在显示「Mac技巧」。MacTalk这个名字我一直想用,顾名思义,就是Mac说!另外一个原因是总有人问『说好的Mac技巧呢?』,这下爽了,谁会傻到去问『说好的MacTalk呢?』,最终的目的就是我可以随便扯了,嗯。 至于后面的By…,好把,不加的话不能认证,所以大家将就着忍受这个70年代的名字吧。改名的原因就不细说了,微信团队的兄弟们也够辛苦的,大家都是技术人,平时相望于江湖,都不容易,感谢他们的工作。

名字虽然改了,但是不影响阅读体验,新用户搜索mac一样可以精准的定位到我的微信,内容加量不加价,各位看官多看多说多推荐吧。

上周五和以前的同事打球,得知他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投入了滚滚的创业大军。创业真是充满魔力的两个字,尽管风险极高,但是依然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什么创业,估计这和为什么登山一样,因为山在那里。

谈到创业就离不开员工,如何处理企业和员工、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关系是每个创业人员不可避免的问题,正好上次也有不少技术管理者问到这个问题,今天我用三句话谈谈自己的想法:

1、对于经理和员工,我的态度是: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就应该不断的告诫自己,是你离不开自己的员工,而不是员工离不开你。该加薪时要为他们争取,为技术人员屏蔽不必要的打扰,创造良好的氛围,尊重他们,尽可能按照兴趣分配工作。你会有回报的。

2、对于企业和员工,我的想法是:员工和企业就像两条线,开始是平行的,由于某些因素,比如兴趣、机遇、目标、生存等原因,轨迹相交,并行前行。当变化发生时,或分或合都是很自然的事。重要的是二者都在提升自己。没有获得提升的一方,那是自己的损失。

3、关于员工离职,我的看法是:即使你已经做到足够好了,由于各种原因,员工还是会离开,比如钱没给足,比如空间没给够,他们会去寻找更新、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作为管理者能做的就是祝福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并可能的情况下为其推荐更好的机会。

祝每一个创业者,创业成功!


今天推荐一款iOS的App,叫做格志,是厦门的一家创业公司的作品。在iTunes App Store里搜索grid diary,或者点击[原文]链接下载。

这是一款基于九宫格的日记软件,风格清新别致,支持各种手势操作,每天的问题设置非常贴心,支持iCloud。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s://itunes.apple.com/cn/app/ge-zhi-yu-zi-ji-dui-hua-ge/id597077261?mt=8

用好自己的份额

2013-05-17 23.21.54

以前很多读者反馈说Mac技巧这个帐号比较有亲和力,不像其他微信大号那么冷冰冰的。我主观的把这当成了真心的恭维话,所以比较受用。为了维护这个形象和遵守上一条微信的诺言,今天下午1点到3点,我花了2个小时阅读大家最近的留言并做了回复(大部分)。有些不错的问题没回复,可能会拿到文章里单独谈。回复内容有多有少,最短的是这样:

「我想转专业,有建议吗?」
「转!」
有些事情想做就去做好了,未来有无数的选择在等着你,没那么多犹犹豫豫和瞻前顾后!

这次大伙的反馈让我收获很大,多了不少可以写的话题,陆续会写出来。其中最多的需求是讲讲经历,有位读者说,小道君谈大学生活,道哥在技术回忆,鬼脚七聊苦难生活,Mac君也该讲讲自己的经历了。我觉得可以讲,虽然回忆就意味着老去,虽然我的经历平淡无奇,但是至少可以让读者增加自信,因为我的技术之路始于车间和散热器,看完之后你们估计所有的顾虑都没了:)

还有读者要求谈Mac发展史、IT发展史的。Mac的技术发展以后可以讲讲,但是想了解IT发展史的,我建议大家去读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写的大气磅礴,读来舒心舒畅还能涨知识。另外,「硅谷之光」也不错。

当然也有左右互搏的建议,比如少讲点Objective-C,多讲讲Objective-C之类的,这种就没法兼顾了,大家各取所需就好。


今天谈的话题叫做用好自己的份额

人生在世常常慨叹世界和命运的不公,比如为什么生在天朝,为什么爹不姓李,为什么老家的三套房子不在北京,为什么摇不上号……大家抱怨的东西,往往是现实无法改变的,所以毛用都没有。资源永远有限,如果把人作为X轴,资源作为Y轴,那资源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极少数人在资源上极端富有,极少数人极端贫穷,剩下的大区间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中等水平。你我中大部分都属于这个区间,只是有的偏上有的偏下而已。

所以,资源上永远没有公平,但有一点是公平的,那就是大家都只能活一回,所谓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再牛X的主,一旦挂了就得烟消云散,今年春天的那片叶再也不是去年凋零的脉络。无论幸与不幸,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那就是你得到的份额,一人一次,不退不换,童叟无欺。

很多人喜欢用下辈子感概人生抒发情感,对不起,没有下辈子,或没人能证明有下辈子,所以好好利用你自己的份额,过好这辈子。

如何用好自己的份额,那就仁者见仁银者见银了。很多科技公司的成功人士岁数大了都开始修习国学和佛学,我不是成功人士,理解不了国学,也信不了佛,所以仅有些极为粗浅的认识和大家聊聊。

1、首先这份额是你自己的,不是上一代的,也不是下一代的。你不能把自己未竞的梦想强加给下一代,也不能被上一代的思想禁锢。好好利用自己的份额,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至少为之奋斗的生活,努力去实现年轻时的梦想,照顾好子女、父母,常常和好朋友聚聚。
当你终有一日准备驾鹤西去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一辈子抵达最远的地方是铁岭而忧伤;也不会因为当年给儿子报了十几个课外班而痛苦;也不会因为『老子这是为你好』的土鳖语言而流下悔恨的泪水……
好好利用自己的份额,这是你的宿命!另外,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的份额。

2、你周围的一切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尽可能的去远方游历,睁开眼睛看看世界,自会海阔天空。回复88,阅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更多的依靠书籍,多读书,无论是在人生的那个阶段,读书都有益无害,人类的各种美好和苦难都在书里。回复111,阅读「读书日谈书」,回复112,阅读「读书日谈书(续)」

4、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并且把两者分开。
读奥巴马的「无畏的希望」的时候,有个情节印象深刻,那时奥巴马还是参议员,有一天奥巴马因为一个提案即将通过非常兴奋,从华盛顿给太太打电话,絮絮叨叨提案的重要性,神马肩扛式导弹的危害、商业航空、冷战遗留武器库balabala……

这时候太太打断了他,

『家里有蚂蚁!』
『什么?』
『我在厨房和浴室发现了蚂蚁』
『那……』
『明天下班回家的时候记得买灭蚁器,我得去接孩子……』
『好的』
『千万别忘了,记得多买几个。我得去开会了,再见,亲爱的。』
『这……』
奥巴马夫人挂了电话,奥巴马开始思考肯尼迪当年是不是下班也得买灭蚁器。

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但不是在家里。尽可能不要把工作拿到家里做,另外多谈论大家都感兴趣的事。

今天就说这么多吧,说多了你们也烦。


今天推荐一款Mac上的API文档查询和代码片段管理器,名字叫做Dash,打开Mac App Store搜索Dash即可。

支持对各类技术文档的检索,包括Mac,iOS,Python,Ruby,Lisp,Lua,JavaScript,Java,jQuery,Extjs,D3,MongoDB,Redis等等,应有尽有,可以离线检索,在线时还能顺手把Google和Stack Overflow的结果显示出来,码农必备!

容易的事都让别人做了

noteasy

今天遇到一位读者问技术问题,结果回复的时候发现人家把消息接收关了,那您问的哪门子问题啊,害的我白敲半天字。这个情况遇到好几回了,记住,如果你想收到回复,请把帐号详细资料里的接受消息选上。

最近在帮着几个朋友看项目,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被企业客户蹂躏的不像样子的兄弟,想做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互联网服务;在个人消费者的市场里或默默无闻或头破血流的开发者,想去企业软件市场试试水。

我想说的是,都不容易,因为容易的事已经被别人做了。另外,个人消费者和企业这两件事,真心没必要割裂来看。

企业客户确实难伺候,比如互联网服务的开发者可以这样:爷就不支持IE6了,爱他喵用不用。而企业软件的客户可以这样:爷就用IE6怎么啦,不支持别想验收。 大家感受下是不是有点不一样。而且企业客户还有两件宝,就像太上老君的金刚圈一样,随时扔出来砸晕你,第一是有问题了要免费的咨询和交流,更牛的直接要方案,别谈钱,谈就远了;第二是开始干活了要专家。哪那么专家,专家都砌砖呢,砌的好的都忙着呢!大家再感受下。

虽然环境恶劣,但仔细分析一下,企业客户是很真实的,你的软件确实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就能够保证自身的现金流,有了现金流,你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了。想挣钱,就别怕干脏活累活,创业公司活下去最重要。单纯做互联网当然阳春白雪了,几十万上百万的用户给你虚幻的存在感,但是一旦VC的钱没了,这些存在感就烟消云散了,过去两年里,那么多公司和服务,用着用着就没了。

所以我觉得吧,完全可以以战养战,做做企业软件产品和项目,先自己养活自己,同时积累技术和经验,以期伟大产品的诞生和长治久安。(最近读贝塔咖啡鸦总的文章,他们似乎在走类似的路子,不知道猜的对不对)。

下周谈谈互联网和企业软件的融合趋势,欢迎拍砖。

再推荐三个微信帐号吧,相对人文一点的:
1、贝塔·朋友
betacafe
我记得原来叫贝塔咖啡来着,咋能改名呢?肯定是裙带关系!这个账号由江湖人称鸦总的白鸦维护,沉寂了一段,最近重新出山,基本上每天都更新,而且文章质量有越来越好的趋势,产品内容多一些,现在也谈谈人生扯扯淡。

2、听甘德霜讲故事
igandeshuang
差不多隔天更新,主要说一些八卦的历史话题,偶尔也会说说别的,读起来也蛮有意思的,喜欢历史八卦的关注下。

3、戏里戏外
beyondthewall
互联网有一道墙,但是有那么一扇窗,偶尔透出一丝暖暖的微光。这帐号就干这事,其中的系列法源寺外史很好看。

今天下载了@tinyfool 做的App「新杂志」(还未正式发行),基于iBooks Author相关技术,其中首批创刊号包括了「小道消息」「戏里戏外」「Mac技巧」的部分内容,非常好看。在杂志中Mac技巧更名为「MacTalk」,算是大众一点吧。等正式发行了,我会推荐大家去看看。

今日的MacTalk,讲OC的第三个新特性:属性合成

每个开发人员对property都很熟悉,我们需要为类定义属性,编写getter和setter方法。那么我们在Objective-C中是如何进行处理属性呢?很简单,首先在h文件中定义属性:

@property (strong) NSString *name;

然后在m文件中使用@synthesize指令实现属性的accessor方法和定义实例变量ivar:

@synthesize name = _name;

@synthesize的含义是,如果没有进行重载的情况下,编译器会根据读写属性自动为类实例变量_name生成getter和setter方法。当然,你也可以用@dynamic指令指定该属性的相关方法由开发人员实现。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已经很简单了?但是没有最简单只有更简单。现在我们可以省略掉@synthesize name = _name; 这一行,完全交给编译器去实现。也就是说在h文件中声明属性name后,就可以直接在实现文件中使用该属性的getter和setter方法,并使用实例变量_name。并且编译器会根据属性的可读和可写自动判断是否提供setter方法。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声明了@dynamic的属性,编译器该如何处理呢?所有synthesize相关的特性将不再起作用,你需要自己去实现属性的相关方法。

总接一下属性合成的新特性:

  • 除非明确说明,否则属性相关的accessor方法(getter和setter)将自动生成。
  • 除非所有的accessor方法提供实例变量,否则实例变量(例如_name)会自动生成。
  • 如果使用了@synthesize,并没有提供实力变量名的话,会自动生成。
  • 如果使用了@dynamic,那么自动合成无效,需要开发者自己实现。
  • Core Data的NSManagedObject及其子类不使用默认的属性合成功能。

珍爱生命,远离……

2013-05-12 10.58.13

今天这是个标题党,其是我想说远离电视来着…

昨天那篇发出后,很多小白反馈,说俺们都是纯白,太干了完全看不懂啊。好吧,读者多了压力就是大,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该写点啥了,大家将就着看。最近个人微信平台似乎都有点累。我说是疲态尽显,小道说是文字疲劳,我看他也有点疲劳,又是打脸又是抽血的,哈哈。道哥昨儿也休息了,WTP忙得忘了更新然后说要暂停。鬼脚七最勤劳,每天更新吧文字还特长,算是保质保量,估计跟他最近调岗有关系,太闲!?

调侃完毕,今天想了个主题,也算是读者反馈吧。前几天有读者问我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微信平台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呢?

其实我一直在压缩写微信的时间,包括取消了每天更新的承诺(于我而言,时间确实是不够的),但是固定的时间消耗必不可少,现在大概短则半小时,长则两小时,这里面还包含了读者互动的时间,时间成本还是蛮高的。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其实没那么多时间,大家时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做不同的事情罢了。说到这里,我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节省时间的绝招,那就是远~离~电~视!

小时候有个阶段我最爱的两件事就是看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书基本读了个遍,常常就着夜色和手电筒看书,碰到武侠剧一集都不想落下,估计眼睛近视就源于此。看到痴迷处仰望星空,我就琢磨,等老了就弄两框武侠小说和录像带看,想躺着看就躺着看,想坐着看就坐着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那是何等豆浆和冰糖的生活啊!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人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是如此难以预料,二十岁的时候很难想象自己三十岁时候的想法,何谈老去?梦想,能力,规则和习惯等,都会随着时间流逝发生改变。很快武侠小说就淡出视野,但电视还是充满吸引力,刚毕业时租了房子,首先给自己买了台电视,工作回来后,经常躺在床上看着电视入睡,那时的网络还没有如此发达。慢慢我开始意识到电视这玩意简直就是时间杀手,光换频道你就能换一个小时,别提那些垃圾广告了,后来慢慢电视也淡了,30岁之后,基本戒掉了这个娱乐活动。现在我家的电视有几百个台,仅用来看看体育直播和重大新闻,偶尔看看电影频道。由于我们不看电视,孩子对电视也没瘾,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做其他好玩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现代儿童在电视机面前每天要耗上2-3个小时,这几乎占到了孩子们课余时间的一半还多。各种垃圾广告和言论轮番对人们进行轰炸,画面的不停切换和非互动性会让人们失去注意力,当然更大的损失是自己的时间。就我个人的了解,现在的电视几乎没有任何营养,90%的娱乐内容、脑残电视剧和无比和谐的「你幸福吗」,我觉得不看也罢,人类通过书籍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即使你不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看看各个时代的书,你也会知道宇宙洪荒,桑田沧海,人类的各种美好和苦难,看个毛电视啊。

确实想看的,看看美剧,顺便还练练听力呢。

当然,网络也是个时间大杀器,同样需要控制,但网络至少比电视好,至少具备互动性,至少你是在主动获取内容。

如果你在看到这篇微信的时候,正拿着手机躺在沙方上看电视,那么最好关掉电视,好好去看手机和书。

最近有个朋友利用别人看电视的时间做了个微信运营助手,叫做皮皮扣,域名是
http://pipikou.com ,很有想象力,各位微信平台的HOST,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你就知道不看电视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