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了一种新的推送方式,因为有些重要信息,怕文章长被大家忽略掉,先纯文字推送,大家感受一下。
上文(没看过上文的,请回复117)说到第四点『施乐的宝藏』,面向对象编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图形用户界面,这三项技术在1979年都是最拔尖的技术成果,但是施乐最后没有成为科技行业的统治者,为什么呢,请看第五点:
5、关于产品
掌控传统公司的人是营销和市场部门,而在官僚垄断科技企业内部(IBM和施乐中枪)也是一样,即使产品部门的人做出了更好的产品,又能怎么样呢?已经垄断市场的公司是不会想到通过产品创新来提高业绩的,想提高业绩他们会觉得还是压榨营销部门来的靠谱,慢慢公司就丧失了打造优秀产品的热情和能力。
在施乐研究院,那些天才的技术人员私底下把管理层叫做墨粉脑袋,就是完全不可交流不可救药的意思。所以,施乐在极有可能成为90年代的微软的情况下,失败了,变成历史。
那么对于产品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创意呢?
很多人以为有了伟大的绝妙的创意,就算成功了90%,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优秀的创意与产品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会再思考和再加工,想法和创意可能会变的面目全非,你需要调整、让步、修改、完善、梳理、尝试各种组合,形成最终的产品。过程和团队非常重要。
期间乔布斯还举了一个磨石机打磨出美丽石子的隐喻,我就不复述了,有兴趣用Google百度一下。
6、大公司有毒
每个公司都是从小变大,之所以能够变大,就是因为有可取之处,因为某些事情作对了。而公司规模扩大后,大部分公司就会变的因循守旧,他们觉得只要遵守流程就能奇迹般的继续成功。于是管理层开始充满幻觉,推行严格的流程制度。很快员工就会把遵守流程和纪律当作工作本身,而不是去创造伟大的产品。
经验告诉我,优秀的人才是那些一心想着产品的人,而不是关注管理和流程本身。
注意,这里的大不是规模,而是臃肿。
7、关于Macintosh
乔布斯说Lisa失败后,他重组了个小组用来研发Macintosh拯救苹果,但我个人以为,在这一点上,乔布斯有所保留,毕竟当年还比较年轻,事实的真相是……
Macintosh起源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项目,项目名称叫做“安妮”,项目的负责人是杰夫·拉斯金。
杰夫·拉斯金是一位技术天才,也是苹果的第31位员工。拉斯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写道,计算机应该具备图形界面,而不仅仅是纯文本。另外,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为大众制造价廉物美的电脑。1979年,拉斯金说服了当时苹果公司的管理者迈克·马库拉,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项目组用来研发廉价的、同时具备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的电脑,当时这个项目代号非常悲催的被命名为“安妮”,后来拉斯金觉得太女性化了,于是更换了项目代号,用自己喜欢的一种苹果来命名,叫做麦金托什(McIntosh)。但是为了避免与另一家音响设备制造商麦金托什实验室(McIntosh laborator)重名,拉斯金对这个单词做了些微调,改为大家现在熟知的Macintosh。
Macintosh项目初期,整个项目组只有四名研发工程师,而且每隔一段时间项目就会被拿出来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是加人加钱,而是啥时解散。好在拉斯金每次都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项目得以延续。终于有一天,Macintosh被乔布斯盯上了,这下拉斯金不担心项目被解散了,而是什么时候这个项目会被乔布斯据为己有。
乔布斯非常欣赏拉斯金的想象力,但是对价廉物美这个词不太感冒。他告诉拉斯金不用过于考虑电脑的成本,要做完美的产品,性能同样需要优先考虑。乔布斯让工程师为Mac换上性能强劲的摩托罗拉68000,用来支持鼠标和华丽的图形效果。工程师这一次站到了乔布斯这一边,哪个程序员会不希望自己的程序跑在更好的硬件上呢?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乔布斯代替拉斯金接管了Macintosh项目组,开始了Mac传奇的征程……
待续……
今天介绍一个Mac的Tips,之前我们讲过Safari的阅读器功能(文章编号13),最近发现了另一个功能。凡是能够使用Safari阅读器来阅读的页面,都可以用command+shift+r呼出阅读器,把鼠标移至页面下方会出现一个透明菜单,点击菜单里的打印机(直接用command+p也可),在弹出的窗口右下方点击『PDF』选项,可以把当前页面里的有效信息保存为PDF。
如果你安装了Evernote,会发现其中有一个菜单项是『把PDF到Evernote』,点击这个菜单,系统就会把这篇PDF文档完成的保存到你的Evernote里,页面简洁,易于阅读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