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自由列车,一段隐秘历史

最近在家时间比较多,没地方拍照片,于是看了不少摄影相关的资料,比如《一生的凝视》《传奇布列松》《马格南世纪经典》《20 时机》《无畏的天才》《我们这一代》等等,当然,做为一个准器材党,我还在阅读《顶级摄影器材》这样的书籍。

热爱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这往往意味着奉献和创作。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都需要付出你自己拥有的资源,比如时间、金钱、热情等等,大部分时候,更多的热爱会形成创作,比如拍照片、画画、作曲、演唱、写作等等。很多人会说我热爱运动,但如果你只是瘫在沙发里用手指在屏幕上做点戳和划动运动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热爱刷手机,并且处在一个非常低级的阶段。

高级的热爱是什么?比如老罗喜欢手机,于是人家自己做了好多款。这叫热爱,虽然没成功,但很高级。

我热爱摄影,但我做不了相机,我可以欣赏摄影作品,也可以自己创作影像,我还可以去了解摄影的历史……所以我最近还看了很多视频博主的 vlog……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一段关于徕卡的隐秘历史。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可以先聊聊徕卡。

喜欢玩相机的朋友,估计都听说过徕卡这个名字,135 相机翘楚,旁轴之神,相机界的爱马仕,摄影领域的寇德卡……徕卡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贵。二爷对此嗤之以鼻,他说,贵不能叫做特点,比如,你能和别人说,我很穷是我的特点吗?不能。二爷斩钉截铁。

二爷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觉得一个东西贵,那么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至于其他的特点,那就很多了,比如颜值高、工艺精良、坚固可靠、成像素质好、性能快等等。当年徕卡的全机械相机极为耐用,以至于二战时期,徕卡成了随军记者的标配。

另外,相对于其他相机品牌,徕卡最牛的是:有无数传奇的摄影大师,用他们手中的徕卡拍出了传世的照片,比如:

徕卡的第一部 35 毫米相机叫做 Ur-Leica,是由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手工打造而成,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 35 毫米相机,从此开启了徕卡的传奇故事。不过,徕卡公司的创始人并不是奥斯卡·巴纳克,他叫做恩斯特·徕兹,公司名字也不叫徕卡,而是叫做,嗯,还是叫徕兹。后来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 35毫米的 Ur-Leica 相机,徕兹的相机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就改叫徕卡了,徕卡是由徕茨(Leitz)和照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合而成。

在研究徕卡相机和徕卡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The Leica Freedom Train,也就是徕卡自由列车。

这个故事讲的并不是写徕卡和火车,而是徕卡公司在二战时期拯救犹太人的故事。Freedom Train,一辆通往自由和承载生命的列车。

据说,徕卡自由列车的故事已经在一百多个不同的摄影网站上讲了一百多次。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刚开始了解徕卡故事,那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冷知识。

1933,纳粹开始逐步执行驱逐犹太人的政策,同年 4 月1 日,纳粹第一次进行了全国性的有计划反犹行动:抵制犹太人工商业。与此同时,恩斯特·徕兹二世和他的女儿艾尔茜开始了帮助犹太人离开德国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徕卡自由列车。随着世事变迁,战争的阴影逐步笼罩欧洲,纳粹对犹太人的敌意越来越浓厚,恩斯特开始加快徕卡自由列车,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犹太员工,送往徕卡的海外办事处,比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中国香港等地。

恩斯特的努力早已超出了一个企业家的范围,甚至,他“雇佣”犹太人的唯一目的就是把他们送出德国。

到了后来,很多犹太人都不是徕卡员工了,简单培训一下,包装成徕卡工人之后就送到海外办事处。据说很多人被送到海外之后,徕卡公司会为他们提供一台徕卡相机,这并不是让大家拍照玩,那会儿饭都没得吃了。在那个特殊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这台相机卖掉,以获得足以生存下来的生活资料。

关于这个细节,在 这篇文章 里,有精彩的描述。

虽然徕兹拯救的确切生命数量永远不会被统计,但据估计,这个数字至少在几百人左右。他的善意远远超出了作为一个简单的“摆渡人”。徕卡自由列车上的许多人赤贫,在异国他乡会面临不确定的新生活,他们不仅需要离开,而且需要安全着陆。
在纽约市,德国“雇员”从不来梅号远洋班轮上岸,并立即向徕兹的曼哈顿办公室报告。在那里,每个上岸者都会收到一台全新的徕卡相机,并且还能获得一小笔津贴,尽管他们对公司没有真正的技能或合法价值,但徕卡公司表达的信息是明确的:你不会被忘记,你会得到照顾。

这一个浪漫的礼物,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摄影的力量,看到一个新的世界,通过一个新的眼睛去观察。现实情况是,对于许多难民来说,徕卡相机被当作一种保险单,一种可以交换的物品,可以换成足够的钞票和物资。

面对一个一心想摧毁自己人民的种族灭绝政府, 逃离祖国,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在战争爆发前期,也就是 1939 年前后,这个行动到达了一个高潮,公司动用了所有资源日夜不停的把犹太员工运往海外,每周的船只来往不休,直到 1939 年德国闪击波兰,国境线关闭,这项计划才不得不停止。

战后,这个家族一直保守了这个秘密,从来没有对别人讲过,直到一位知情作家在 2002 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恩斯特家族的伟大发明:徕卡自由列车》,书中披露了当年的往事,人们才知道徕卡公司这段传奇经历。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The Greatest Invention of the Leitz Family: The Leica Freedom Train”,作者是,FRANK DABBA SMITH,美国摄影历史学会出版。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有一首《战报记者之歌》开始发行,这首歌里有这么一首歌词:

带着徕卡和笔记本,和机关枪
我们穿越过火焰和寒冷

这样,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徕卡这个百年品牌,能够流传至今。很多东西,成为传奇,真不是运气的成分,有善良,有力量,有科技,有爱,有美好。

创业就是你和身边的人一起织个背心

晚上回到家吃了点夜宵,本来打算直播一会——基本上直播就能带来星球转化——转念一想,哎,老想着成功干嘛?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于是我就开开心心躺平读书了。

墨问西东 4 月有一个漂亮的开局,成功启动了基于知识星球的内容产品,也开始和大厂商有些商务合作,产品的底层开始构建。公司启动,不仅没花投资款,还有不少盈余,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算是个本垒打。

进入 5 月,喧嚣散去,好朋友们送的花篮也撤了,大家开始踏踏实实做内容,做商务,做产品,这是我喜欢的工作状态。这个时代,着急也没用了,日拱一卒,一步一步进入深水区,找到自己的本质和价值,基于此构建能够服务用户、员工和股东的数字花园,不亦说乎。

最近着急读书,四五月份输出太多了,估计写了有十几万字,直播十几场,播客也聊了七期了。人短期输出太多,会有陷入某种惶恐之中,这时候必须要有更充沛的输入才行,就像人们居家久了,看不到别人,就会慌,人需要相互灌溉,读书也是一个道理,得和书里的内容常见面。

说起输入,古人早就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惜北京出不去进不来的,北京的很多地方也都临时闭园,那就只能在北京城里走走了。

最近拍了不少照片记录生活,可以看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yGpYdcXqatNK5havUZZiUw

看到姜文的一段话,结合当下场景,挺有意思:

“成人是什么意思?就是为了跟一锅人处事,就是你跟旁边这些线织成一个背心而已。如果这锅人乱七八糟,你离他远点,你这线头是直的,你不用跟他学,不用跟他处,你可以选另外几条线织成另外一块布。选择人很重要,你没事老委屈着,当然了,要织成布必须委屈着,但你和好人织布,你舒服啊,大家一个角度,多好。真正的高手就不织了,自己跑山顶上呆着去了。再高的就是无声无息。怎么不是一辈子啊”。

姜文还有挺有智慧的一个导演。

说起来我这块布啊,还不够完美,还缺着线,但我们先织着呗。

老想着成功干嘛?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

有用户在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之后,挺苦恼,怎么努力,也是中上水准,问我咋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刚好看到雷军的一个视频。雷军这些年取得的成就可谓有目共睹,谈到自己的成绩,他对记者是这么说的,聪明的人,优秀的人,勤奋的人,太多了,轮不到你成功。怎么办,顺势而为,找到自己的风口。这也许就是风口说的起源。

那怎么顺势而为呢?需要判断、选择,需要运气,但我们今天不聊这个,我想和你说的是,大部分人都是老实人、普通人,要接受这一点,然后再去努力,就比较容易做到自洽。

是的,别人很好,但我也很棒。你纵然精彩万千,但那是你的生活,而我,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每天有一个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都很快乐,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也很棒。

这就是我要送给你的话,在能够养活自己,照顾好家人朋友的情况下,快乐地过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意义。

还是那句话,老想着成功干嘛?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

说起智力,比较令人伤怀的是,如果你老老实实地经历了中国教育的所有阶段,不得不承认,咱已经没那么优秀了。等到进入工作状态,你会惊奇的发现,咦,我竟然是个普通人,牛人去哪了?

牛人的经历可能是这样的,当我们在中学瞎晃的时候,他们已经大学毕业了,当我们在大学谈恋爱的时候,他们已经博士或博士后毕业了。还有一些野生的天纵奇才,当你还在利用工作前三年寻找方向的时候,你发现这些野蛮生长的家伙已经第二次创业了,并且做的不错。

你做企业三年做了一个亿,小目标实现了吧,别人三年都上市了,市值好几百亿,还是美金。

愣去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动作变形,做人,做企业都是如此。

有位伟大的作家曾经自嘲,多么伟大的作家,不过都是在描述自己生活的片面罢了。伟大作家尚且如此,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不是演绎完美,我们是来经历的,做点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合理合法),不断突破自己,就很好了。

人生的真相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都不容易,当你觉着自己的生活难、不容易、不公平,其实你的朋友、同事、上下级,甚至你的亲人爱人,也这么想,谁比谁轻松多少呢?

《夜航西飞》的作者柏瑞尔在书中描写非洲的干旱:

有一年,恩乔罗地区所有的种子都死了,恩乔罗附近所有农场的情况也一样,无论是低处、山上还是林中的田地,无论大农庄还是仅靠一把犁与一个希望开垦的农田。因为得不到营养,种子都死了,它们绝望地渴盼着雨水。

第一天早晨,天空如窗户般明净,第二天早晨依旧如此,接下来的每个早晨也都一样,直到人们不再记得下雨是什么感觉,也不再记得田野看起来是什么样。它们曾绿意盎然,浸润着生命,赤足可踩踏其间。一切都停止了生长,叶片蜷缩,所有生物都背朝太阳。

或许在别处 —— 伦敦、孟买、波士顿,某家报纸上写了一个标题:旱情威胁英属东非。或许有人看到了这条新闻,抬起头来看着他头顶的那片天空 —— 就和我们头顶上的这片一样清朗,他可能觉得非洲最边缘的干旱根本算不上新闻。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先接受,再改变。怎么改变呢?从书中学,和高人聊,往事上练。持之以恒,时间会为你证明。


新的胶片洗出来了,上图

重申常识

提问:池建强老师,想请教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如何积累认识常识与规律。经常会听到说没一点常识,不知道他是什么规律,从而产生畏惧。我自己很早也想着看逻辑学、心理学、经济学的书来提升这一方面的不足,但实际情况积累下来的很少,书很系统专业,看的吃力消化慢积累成自己的就更少了。

回复:「很早也想着看逻辑学、心理学、经济学的书来提升这一方面的不足」,那为什么不看呢,其实常识就是通过这些系统的科学理论积累起来的,我们并不一定要去看那么专业的书,比如《简单逻辑学》《事实》都是讲逻辑学入门的。薛兆丰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小岛经济学》是经济学入门书籍。心理学推荐《社会心理学》第八版,这些书大部分微信读书或得到上都有。花一年时间把这些读完,你看看有没有积累。

另外我强烈推荐你读读李海鹏的《佛祖在一号线》,是李海鹏的随笔集。写的巨牛。

海鹏为自己写的这些文章定位为“我仅存的志向就是重申常识”,他很谦逊地说:“重申常识这种事,做起来一百年也不够,可它没什么难度,未必专需要谁做。”但我是一个编辑,我知道找到一个睿智、幽默的专栏作家可能并不会太难,但是找到一个能如此尊重并且理解汉语,还能优雅运用的人基本上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只是希望在这些唠叨当中常识多一些,创意少一些。一个基本规律是,一个社会的常识越多,妄言就会越少。妄言少了,妄为才会少。妄言只令人心烦,妄为才令人忧虑。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在一个缺乏常识的环境下一些缺乏常识的人既对自己的能力自信满满,又对自己的价值体系坚信不疑,还对自己的道德激情深感自豪。倘若这些人大权在握,就会导致广泛的悲剧,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倘若这些人是普通民众,那么祸乱会小一些,只会导致智慧湮灭——智慧这东西我们肯定有的是,要不我们怎么会总是随手就毁灭那么一些呢?

这本书已经不在出版了,不过依然可以买到。

但海鹏总说的好啊,缺乏常识会导致智慧湮灭。其实这个星球的本质之一,也是重申常识。

不必读书

提问:池大好,一直都有这么一个认知:读书是获取别人经验最简单的途径,可以扩展视野,陶冶情操等等好处,也不断看到前辈们推荐多读书,但是自己一直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平时看的最多的是一些历史小说,作为吃饭时候的消遣。 想向您请教下,不知道要读什么书,以及怎么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呢?


读书并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读书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我只能告诉你,我读书能获得很多知识和乐趣,还有能量。

但能获得知识和乐趣的方式多着呢,不一定说非要读书啊。现在不读书的人多了,活得也有滋有味。

就像当年作家阿城写的这么好,突然就不写了呢?很多人追问,包括我。

后来遇到杨葵老师,他给我的答案就很有意思。他说,一个人写了一些好作品,突然不写了,原因非常多。写作,和其他领域的营生,在某种程度上很像,参差百态,有的人业余,有的人短性,有的人长情。即便是作家,也是各有各的样。比如说阿城,他的文字虽然炉火纯青,但写作只是他的爱好,他去了美国之后,应该是找到了更有趣更值得他投入精力的事情,自然就不写了。

读书也是一样,想读就读,不想读能活得很好,那就别读。

如果你追问我,怎么养成读书的习惯,非常简单,拿起一本书来读 20 分钟。第二天继续这么做就好了。

如果你说你做不到,那就去干别的。很多人买了书都是不读的,也没啥可自责的。

4 月 28 号,我们已经搬到新公司办公了,体验真的好。我花了多半天终于把大部分家伙什和我的图书收拾利索了。啊,我简直太喜欢这个办公室,尤其是那俩大书架,我的书终于重见天日,每一本书都有了自己的位置。以后忙累了就可以站在书架那里,随意抽出一本书来阅读,听黑胶唱机,喝一杯热茶,然后给同事拍拍照片。

去年我写过这么一段话,未来工作的地方,一定要放一个黑胶唱机,一个咖啡机,一套茶具,一面墙放书,另一面放唱片,一边听音乐,一边读书、喝茶,一边讨论和创造。

看起来这个小小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这是我最近拍的一些胶片,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