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极限

thinking

昨天收到了很多反馈,其中95%的订阅者非常宽容,估计属于Mac技巧的铁杆一类,意思就是您爱怎么写怎么写,隔天也好,短篇也好,我们都看。有5%的用户建议天天更新。当然还有沉默的大多数,不置一词,我就理解成怎么写都行吧。

最近写Mac技巧似乎有点陷入迷途,每天选个主题总想写深写透,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一万个订阅者还是有点压力的。这样的话就搞得我很疲劳,占用时间也比较多。结合大家的建议,我想还是尽可能做到每日更新,言之有物则长,无话可说则短。可能只有随笔,也可能只有技术,就这样吧,太纠结不好。

每天写点东西事实上对我个人同样有很多好处,工作了十几年想清楚了很多事,但是没有写下来就很难系统的思考,沉淀的东西也可能会随风而去,这点也是促使我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的思考都有局限性,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思考的极限当做实际的极限,即使那些智者没有这么做的,但似乎也无发思考更多。所以拓展个人思考的范畴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家有些好的想法或主题,也可以发过来共享交流。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昨天介绍了通过open -n /Applications/XXX.app的方式打开多实例程序,有人在微博上问如何选中一个文件或程序,通过右键菜单打开新实例,而不是每次都去命令行操作。

我们可以通过Automator+Applescript实现这个功能。

打开Automator,选择创建服务,在左侧选择“运行AppleScript”,双击打开程序窗口,在(* Your script goes here *)处输入如下代码:

tell application "Finder"
    try
        set filename to POSIX path of (selection as text)
        set fileType to (do shell script "file -b " & filename)
        if (fileType does not end with "directory") or (filename end with "App" ) then
            do shell script "open -n " & filename
        end if
    end try
end tell

在程序上方的选择框设定“文件和文件夹”、“任何应用程序”,然后保存,起个你喜欢的名字,比如叫“以新实例运行”。退出Automator。
选中文件或程序,右键-服务-以新实例运行,即可实现类似open -n的方式。

明天给大家解释下代码含义。

和朋友聊天,说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答案却永远找不到结果的三个终极问题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个朋友说,容易,我叫唐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取经。另一个朋友说,我也有三个问题,早晨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请问各位看官,你们的三个终极问题是神马?思考一下

创造财富

wealth1

《黑客与画家》里有两章是描述财富的,如果你是个财迷,那么就该去读读,如果你不是,读读我的文章就行了。

财富和钱从来就不是一码事,所以大部分人只能去创造财富,因为你不是印钞机。但钱毕竟是流动的财富,所以大部分人还得通过创造财富去挣钱,那么一辈子挣多少钱合适呢?

在很多年以前,100万还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大家还没有听说过PM2.5这个术语,蓝天还不是那么得稀有,有人写过一篇文章,大意就是一个家庭要多少钱才能正常的生活(什么是正常?好吧,你就当及格线60分理解),作者从购房、购车、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生活、休闲娱乐、养老、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等各个方面算了一笔帐,这个数字是600万。

这位同学你不用站起来了,我知道现在100万在北京只能买个洗手间,我说得重点不是这个。而且要算也很简单么,如果你觉得现在北京买套房需要400万,那就加上300,如果在老家50万就能买,减去50即可,不离谱。

如何去挣这个抽象的600万呢?如果按照60岁退休计算,大部分人要工作40年左右,大家可以计算下,如果妥妥的工作了40年,你的平均工资要达到多少才能过正常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创业,高风险高回报,一旦创业成功,你就摆脱了这个“正常生活”的羁绊,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更喜欢的事。但是这些成功的创业者不会就此不再工作了,他们可能会比普通打工者工作更长的时间。

为毛?很多有钱人完全不必再工作,但是他们工作起来比普通人还欢实。不是天生受虐狂和社会压力,而是无所事事使人感到孤独和消沉。我有个朋友移民国外,由于有房产完全不必工作,天天烧烤钓鱼,半年以后,他在MSN上告诉我“看到烧烤钓鱼就想吐,我必须要找个工作了”。

另外,如果你不是银行劫匪或公务员,你应该知道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抢来的。乔布斯和沃兹创建了苹果公司,为自己、员工、开发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别人并未因此而变得贫穷。所以建议大家尽可能去做创造财富的工作,而不是掠夺财富。

另外,如果没人给你报酬,你是否愿意去工作呢?唯一可能的就是这件事比较有趣,比如Linus Torvalds免费写了著名的操作系统Linux,他当时可没想着用这个操作系统赚钱。那我为什么写这个Mac技巧呢?嗯,思考中……

关于这个话题,Paul表现出了很多技术之外的Political智慧,比如允许赚到大钱的人保留自己的财富,比如藏富于民:

一旦自己的财产有了保证,那些想致富的人就会愿意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去偷窃。由此导致的新技术会很容易被转化成财富。
要鼓励大家去创业。只要懂得藏富于民,国家就会变得强大。让书呆子保住他们的血汗钱,你就会无敌于天下。

好的,下面是技术部分,昨天我说“我今天申请不写技术内容”,结果很多订阅者不再沉默了,爬上来控诉“你咋能不写技术了呢,那还能叫Mac技巧吗?”“骗纸”。走点心吧,我说的是昨天不写。

今天推送的Mac技巧:

1、Mac下有很多程序默认是单进程的,比如你不能打开多个邮件程序,不多打开多个Evernote,但有时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需求,那么用如下命令可以实现:

open -n /Applications/XXX.app

-n的含义是Open a new instance of the application(s) even if one is already running,意思就是为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再开一个新实例。常用于多个账户登录一个程序,或软件比较等场景。

2、强制关闭程序

总有程序关闭不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

方法一:option+command+esc,调出强制退出应用程序的窗口,选择要退出的进程即可。
方法二:打开活动监视器,类似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一样操作就好了。
方法三:命令行下的kill命令,比如想杀掉TextMate,首先用ps -ax|grep TextMate找到进程号,然后用kill -9 进程号,即可。

至此,天下无杀不掉的程序。

郝培强先生的泰尼iPad电子杂志平台即将上线,我会把做个Mac技巧第一期放上去,一定很好看,希望大家支持。http://paper.tiny4.org

奇特的一生

slife

最近谈了困难和容易的选择,说了逃离舒适区,今天就谈谈全才和专才吧,也算统一回复下很多同学的问题。

很多人的看法是二选一的,要么全面发展,样样精通样样稀松;要么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作为一个70后程序员,老朽万不赞同!

就拿IT技术来说(好吧,我只能说这个领域,被你们看穿鸟),工作十年以上的,想不成为通才是很困难的,除非你确实是不思进取,而且十几年不跳槽。很难想象一个工作近10年的技术人员说,我只会Java!回顾一下,从2000到2013,技术领域的革新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说日新月异不为过。各种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Sql的、NoSql的)、各种框架、平台、业务系统,接踵而来,数不胜数,你得多牛叉才能做到十年只用一种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数据库啊?

比较好的方式是全面熟悉你接触或主动学习的内容(非浅尝辄止),同时在其中根据兴趣和方向打造自己的专项特长。

写到这估计就有同学要发言了,那位已经涨红了脸的童靴你说一下吧,“Mac君,全面学习打造专长,说者容易做者难,不吃不喝光学东西,你当我神仙啊?”。好的这位神仙,你先坐下,把手里的臭鸡蛋放到桌子里面,下面我将用一个完美的公式证明这是可行的。

是啊,人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学习那么多东西呢?其实这个不可能的设定,是在保证你有足够时间看电视、看美剧、刷微博、上网闲逛的基础之上的。只要把上述这些事情消费的时间减少一半,拿来持续学习,你就会发现学习效果是惊人的。

有一本书叫《奇特的一生》,介绍了一位叫柳比歇夫的科学家,这个兄弟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涉及内容包括: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

柳比歇夫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时间干这么多事情?难道他不睡觉不娱乐每天工作18小时么?非也,很多宣称自己每天工作15小时的人,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可能不到一半。柳比歇夫把时间分为纯时间和毛时间,纯时间是要把工作中的任何间歇都要除去的,他这么描述: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纯时间来说,我一天干不了那么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十一小时三十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一个月是一九三七年七月,我一个月工作了三百一十六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七小时。如果把纯时间折算成时间,应该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我逐渐改进我的统计,最后形成了我现在使用的方法……”


“当然,每个人每天都要睡觉,都要吃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时间用在标准活动上。工作经验表明,约有十二——十三小时毛时间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诸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等。”

这个人对时间有精准的把控,他会把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用时记录成册,时间就像经过严格控制的沙漏一样,在他身边缓缓流过,他仿佛能感知时间的流失。这样的自控能力、学习和工作效率让人叹为观止,常被我奉为天人!每当偷懒时总是对自己说,孙子,你看看人家柳比歇夫子是怎么干的!当然,咱不是天才,有时候懒还是要偷的……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境地,是手握优质资源还是即将被裁掉,其实都是自己之前的选择造成的。我们不能改变出生的国家、年代、家庭背景、运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把自己训练成通才之上的专才,这个道理很多人懂的晚,做的晚,但是,就像写Mac技巧一样,写的慢不要紧,重要的是持续的写!

证明完毕!

今天是3.8妇女节,祝所有的女听友节日快乐,所有的女生都是美丽的天使,只不过有些更美丽而已!

沉默的大多数

silence

现在虽然到了一个信息极为流畅的时代,但是大多数人依然是沉默的。这里不谈论政治民生,就说社交数据内容的贡献者,依然寥寥。大致是1%的内容提供者,3%的参与讨论者,6%的冷嘲热讽挑毛病者,还有90%沉默的大多数,冷冷的旁观默默的走开,从不带走一片云彩。

幸好还有那3%的高质量互动,所以,这期我们就互动一下,回复几个问题:

1、问:在一家公司个人影响力是不是真的很重要?今年我在晋升各方面的指标都达标了,但主管给我的反馈是影响力不够,在别的主管那里没什么印象,平时要多参加活动,多交流,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我很郁闷,我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喜欢自己研究技术阅读等,这种性格怎样增强影响力啊?

答:我工作的这些年遇到了很多技术牛人,有一部分人喜欢默默的牛,他们默默的coding,默默的解决问题,默默的帮助别人,默默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从来不写博客不发微博不参加技术大会不上社交网站,总之就是默默的,但是很牛,一点不比业界这些愿意分享的牛人差。这样的人其实没什么不好,个人选择而已,只要能够找到赏识你的人或公司就可以了。关键的问题是,你要足够的牛。
如果你不是要做这种人,那么确实需要更多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影响力,理解技术之外的东西,增加交流,多发言和演讲,多读一些人文类的书籍。就像我昨天写得,挠自己的痒处,离开舒适区,只要有利于成长,就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2、问:从大学毕业一年多了,本科专业是机械自动化,但在大学期间也逐渐爱好计算机专业了,并报了计算机的双学位,由于两专业课程的时间冲突,基本上都是自学专业课,最后也顺利毕业了。本想通过读研深造进入IT行业,但今年考研失利,开始迷茫了。在校基本上插班听课,缺乏编程和项目锻炼,基本上学到的都是理论。
我也怀揣着一个将来能进入像淘宝、Google(可能有点远)工作的梦,我感觉能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会是幸福的。但我现在缺乏求职需必备的技能,真的想进入IT行业,您认为通过报一些IT培训课程去学一些技能或者项目经验是否是一个合适的途径?这样的培训,求职企业是否认可?当下IT技术飞速发展,像我这样渴望入行的人,可以选择哪个方向开始呢?

答:这个问题虽然很长,但是更容易回复一些。想进入IT行业其实和考研究生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很多大学生考研究生可能是为了推迟就业压力,但这个压力迟早要面对的。现在网络上有海量的学习资源,更不要说国外知名大学的各种公开课,所以学习只能是自己的事。如果自制力不够,去培训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花了钱也是动力。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争取能产出自己的软件作品,这个对未来就业非常有帮助。
祝你早日进入Google或淘宝!

以上均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绝对是别人盗版。

今日推送的Mac技巧:

再谈Alfred的Custom Search:

有一期Mac技巧我介绍了如何利用Alfred的自定义搜索实现在App Store上搜索app,后续有很多人问如何自定义自己的搜索或打开特定网页,其实非常简单,今天给大家介绍下。
目前很多网站的功能都是通过REST风格的应用,不懂REST也没关系,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Googe的翻译功能,这个URL就是把life翻译成中文:

http://translate.google.cn/#auto/zh-CN/life

其中zh-CN表示翻译成中文,auto表示自动检测输入源,life表示要翻译的内容。理解了这个URL就可以自定义Google翻译了。

打开Alfred-设置-Features-Custom Search,点加号增加一个新搜索,在URL处输入http://translate.google.cn/#auto/zh-CN/{query} ,Keyword输入en,Title自定义即可。保存后用option+space呼出Alfred,输入en application,回车后Alfred就会为你打开Safari并把application翻译成中文。

大家可以据此自定义各种快捷查询、翻译、打开特定网页等功能。

那年夏天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都没做。第二件事是读完了719页的《操作系统:设计和执行》。那本红色的简装本教科书差不多等于睡在了我的床上。——摘自LinusTorvalds自传《Just for Fun》

逃离舒适区

comfortable

本来想起名为逃离技术舒适区,后来想想这个话题具备普适性,就把技术去掉了。昨天谈的是困难和容易的取舍,今儿的话题算个延续。

什么是舒适区?如果你是个新手,你就没什么舒适区,什么都不懂嘛舒适个毛啊,在磕磕绊绊的学习中懵懂前行,期间可能还伴随着老鸟的嘲笑和进度的压力,终于有一天你武功大成,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五重,工作中开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断有新人或老人来找你解决问题,你微笑着迎接各种挑战,淡淡的送走困难,你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你的舒适区,这和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舒适不是一回事,通常进入舒适区需要花费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你不断的练习,一旦进入,你会enjoy it!

这时候,如果有人胆敢让你脱离舒适区,可算要了亲命了,你会勃然大怒,轻则争吵,重则离职。这种事遇到太多了,一个写前端的你让他学习一些后端技术,一个写Java的你让他学习一下C,得到的答复可能会,Sorry, I feel very uncomfortable!

没有人学新东西的时候非常舒服,一旦经历过从新人到老鸟的过程,再让你进入陌生的领域,那种痛苦会让你自发的去抗拒。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躲在舒适区里,逃离舒适区会有助于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视野会更加开阔。人总要往前走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有多年的vim使用经验,目前在学习emacs,我从Linux转到windows再转到Mac,学习了多种编程语言,一直在练习自己的演讲能力并做了很多公开演讲。有时候做很多事就是为了挠自己痒处,避免在舒适区待太久。

很多人在某个地方待久了就会非常懈怠,没退休就像在养老,这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在舒适区太久了,与在哪个地方无关。

今日推送的Mac技巧:

1、可以远程同步文件的FTP工具Cyberduck

上次介绍Retinizer(普通软件Retina化)的时候提到了FTP软件FileZilla,我个人一般使用命令行下的ftp/sftp/scp等实现FTP软件的功能,但普通用户还是用图形界面的更方便些。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实现远程同步文件的FTP工具:Cyberduck

Cyberduck除了可以实现FTP的基本功能外,还能支持远程同步。所谓同步,就是把远程和本地的两个目录进行比较,然后自动找出修改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操作就是通过ftp或sftp的方式登入远端服务器,选中某个文件夹,右键菜单里选择同步,再选择本地文件夹,就可以进行同步比较上转了,上传之前你最好确认下,更稳妥。

同样,这个软件也可以用Retinizer实现高清显示效果。

2、文件重命名

文件重命名的问题以前说过,但最近又有些童靴问起,就再说一下。
如果你没有装任何插件的话,在Finder中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的快捷键就是回车。打开文件用command+o,返回上级目录用command+向上的方向键。
如果你装了原来推荐过的XtraFinder,可以把回车改为打开文件(与windows操作类似),把option+r设置为文件重命名。
如果你在命令行下重命名文件,命令是这样的:mv oldname newname

关于长春婴儿的事件有必要说两句,无论嫌犯是谁,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没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没养过孩子的人可能无法体会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所以给所有年轻父母一个忠告:带孩子的时候永远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要在自己犯错后指望别人的救赎!
最近收到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明天回答一下。

想画出完美的作品?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随心去画。——摘自《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难易相成

dificult

古人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很早就想说说困难和容易这点事。人生一世,我们到底是要选择做容易的事还是做难事?这个想法源于春节前的业务讨论会,有两位经理各执一词,一个说,为了让部门能够生存下去,我尽可能去做那些简单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现金流。另一个说,为了能让部门生存下去,我尽可能去做那些困难的利润更高的任务,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现金流。

难易相成,困难和容易会在不同的环境下会相互转化,我觉得这两位经理在特定场景下说得都没错。

就个人而言,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可能做那些困难的事情,让别人变得不那么困难。无论是做软件还是做互联网服务,其实终极意义就是你做出来的东西能否解决用户的问题,如果这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那么很多人早已经解决了;如果这是个困难的问题,那就意味着很多坑等着要埋你。咋选呢,似乎怎么选都是炮灰,权衡一下,选择前者基本是无用功,那我们只好选择后者,我们本身也是爱挖坑的人,况且困难面前人人平等么。

JetBrains是一家捷克的软件公司,他们做的事情就是为Java,Objective-C,Python,Ruby,JS等语言写开发IDE,给程序员写工具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对IDE的挑剔基本比肩女性对化妆品,但JetBrains开发出来的工具深受程序员喜爱,各种智能,各种效率,他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啥,因为做着别人很难做成的事。

让自己困难点,让别人容易点,说了半天,好像就这么点事。

今日推送的Mac技巧:

在Mac下如何进行文件比较?
1、对于单个文件的比较,一般使用diff或vimdiff就可以了,比如:

vimdiff destfile.txt sourcefile.txt

vim会非常清晰的显出时文件的不同,还有很多快捷方式帮助你查看和操作文件,这个命令比较适合命令行爱好者,如果大家喜欢,后续可以讲讲。

2、对于大批量文件的比较,还是图形化比较工具更合适一些。OS X自带了FileMerge比较工具,可以满足部分需求,但对于中文编码文件或大文件经常会崩溃,很奇怪Apple一直不解决这个问题。

3、推荐一款收费软件,VisualDiffer(25元),UI、功能和稳定性都非常不错,实在是居家旅行、代码比较、查找问题的必备利器,有需要的童靴可以感受下。

选择困难的事情,在生活里也没什么不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更困难还是在电脑前面写一篇文章困难,显然是后者,你看我就选择了做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