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是你和身边的人一起织个背心

晚上回到家吃了点夜宵,本来打算直播一会——基本上直播就能带来星球转化——转念一想,哎,老想着成功干嘛?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于是我就开开心心躺平读书了。

墨问西东 4 月有一个漂亮的开局,成功启动了基于知识星球的内容产品,也开始和大厂商有些商务合作,产品的底层开始构建。公司启动,不仅没花投资款,还有不少盈余,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算是个本垒打。

进入 5 月,喧嚣散去,好朋友们送的花篮也撤了,大家开始踏踏实实做内容,做商务,做产品,这是我喜欢的工作状态。这个时代,着急也没用了,日拱一卒,一步一步进入深水区,找到自己的本质和价值,基于此构建能够服务用户、员工和股东的数字花园,不亦说乎。

最近着急读书,四五月份输出太多了,估计写了有十几万字,直播十几场,播客也聊了七期了。人短期输出太多,会有陷入某种惶恐之中,这时候必须要有更充沛的输入才行,就像人们居家久了,看不到别人,就会慌,人需要相互灌溉,读书也是一个道理,得和书里的内容常见面。

说起输入,古人早就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惜北京出不去进不来的,北京的很多地方也都临时闭园,那就只能在北京城里走走了。

最近拍了不少照片记录生活,可以看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yGpYdcXqatNK5havUZZiUw

看到姜文的一段话,结合当下场景,挺有意思:

“成人是什么意思?就是为了跟一锅人处事,就是你跟旁边这些线织成一个背心而已。如果这锅人乱七八糟,你离他远点,你这线头是直的,你不用跟他学,不用跟他处,你可以选另外几条线织成另外一块布。选择人很重要,你没事老委屈着,当然了,要织成布必须委屈着,但你和好人织布,你舒服啊,大家一个角度,多好。真正的高手就不织了,自己跑山顶上呆着去了。再高的就是无声无息。怎么不是一辈子啊”。

姜文还有挺有智慧的一个导演。

说起来我这块布啊,还不够完美,还缺着线,但我们先织着呗。

老想着成功干嘛?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

有用户在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之后,挺苦恼,怎么努力,也是中上水准,问我咋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刚好看到雷军的一个视频。雷军这些年取得的成就可谓有目共睹,谈到自己的成绩,他对记者是这么说的,聪明的人,优秀的人,勤奋的人,太多了,轮不到你成功。怎么办,顺势而为,找到自己的风口。这也许就是风口说的起源。

那怎么顺势而为呢?需要判断、选择,需要运气,但我们今天不聊这个,我想和你说的是,大部分人都是老实人、普通人,要接受这一点,然后再去努力,就比较容易做到自洽。

是的,别人很好,但我也很棒。你纵然精彩万千,但那是你的生活,而我,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每天有一个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都很快乐,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也很棒。

这就是我要送给你的话,在能够养活自己,照顾好家人朋友的情况下,快乐地过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意义。

还是那句话,老想着成功干嘛?就好像我们的智力不足以应付不追求成功的生活似的。

说起智力,比较令人伤怀的是,如果你老老实实地经历了中国教育的所有阶段,不得不承认,咱已经没那么优秀了。等到进入工作状态,你会惊奇的发现,咦,我竟然是个普通人,牛人去哪了?

牛人的经历可能是这样的,当我们在中学瞎晃的时候,他们已经大学毕业了,当我们在大学谈恋爱的时候,他们已经博士或博士后毕业了。还有一些野生的天纵奇才,当你还在利用工作前三年寻找方向的时候,你发现这些野蛮生长的家伙已经第二次创业了,并且做的不错。

你做企业三年做了一个亿,小目标实现了吧,别人三年都上市了,市值好几百亿,还是美金。

愣去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动作变形,做人,做企业都是如此。

有位伟大的作家曾经自嘲,多么伟大的作家,不过都是在描述自己生活的片面罢了。伟大作家尚且如此,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不是演绎完美,我们是来经历的,做点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合理合法),不断突破自己,就很好了。

人生的真相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都不容易,当你觉着自己的生活难、不容易、不公平,其实你的朋友、同事、上下级,甚至你的亲人爱人,也这么想,谁比谁轻松多少呢?

《夜航西飞》的作者柏瑞尔在书中描写非洲的干旱:

有一年,恩乔罗地区所有的种子都死了,恩乔罗附近所有农场的情况也一样,无论是低处、山上还是林中的田地,无论大农庄还是仅靠一把犁与一个希望开垦的农田。因为得不到营养,种子都死了,它们绝望地渴盼着雨水。

第一天早晨,天空如窗户般明净,第二天早晨依旧如此,接下来的每个早晨也都一样,直到人们不再记得下雨是什么感觉,也不再记得田野看起来是什么样。它们曾绿意盎然,浸润着生命,赤足可踩踏其间。一切都停止了生长,叶片蜷缩,所有生物都背朝太阳。

或许在别处 —— 伦敦、孟买、波士顿,某家报纸上写了一个标题:旱情威胁英属东非。或许有人看到了这条新闻,抬起头来看着他头顶的那片天空 —— 就和我们头顶上的这片一样清朗,他可能觉得非洲最边缘的干旱根本算不上新闻。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先接受,再改变。怎么改变呢?从书中学,和高人聊,往事上练。持之以恒,时间会为你证明。


新的胶片洗出来了,上图

重申常识

提问:池建强老师,想请教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如何积累认识常识与规律。经常会听到说没一点常识,不知道他是什么规律,从而产生畏惧。我自己很早也想着看逻辑学、心理学、经济学的书来提升这一方面的不足,但实际情况积累下来的很少,书很系统专业,看的吃力消化慢积累成自己的就更少了。

回复:「很早也想着看逻辑学、心理学、经济学的书来提升这一方面的不足」,那为什么不看呢,其实常识就是通过这些系统的科学理论积累起来的,我们并不一定要去看那么专业的书,比如《简单逻辑学》《事实》都是讲逻辑学入门的。薛兆丰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小岛经济学》是经济学入门书籍。心理学推荐《社会心理学》第八版,这些书大部分微信读书或得到上都有。花一年时间把这些读完,你看看有没有积累。

另外我强烈推荐你读读李海鹏的《佛祖在一号线》,是李海鹏的随笔集。写的巨牛。

海鹏为自己写的这些文章定位为“我仅存的志向就是重申常识”,他很谦逊地说:“重申常识这种事,做起来一百年也不够,可它没什么难度,未必专需要谁做。”但我是一个编辑,我知道找到一个睿智、幽默的专栏作家可能并不会太难,但是找到一个能如此尊重并且理解汉语,还能优雅运用的人基本上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只是希望在这些唠叨当中常识多一些,创意少一些。一个基本规律是,一个社会的常识越多,妄言就会越少。妄言少了,妄为才会少。妄言只令人心烦,妄为才令人忧虑。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在一个缺乏常识的环境下一些缺乏常识的人既对自己的能力自信满满,又对自己的价值体系坚信不疑,还对自己的道德激情深感自豪。倘若这些人大权在握,就会导致广泛的悲剧,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倘若这些人是普通民众,那么祸乱会小一些,只会导致智慧湮灭——智慧这东西我们肯定有的是,要不我们怎么会总是随手就毁灭那么一些呢?

这本书已经不在出版了,不过依然可以买到。

但海鹏总说的好啊,缺乏常识会导致智慧湮灭。其实这个星球的本质之一,也是重申常识。

不必读书

提问:池大好,一直都有这么一个认知:读书是获取别人经验最简单的途径,可以扩展视野,陶冶情操等等好处,也不断看到前辈们推荐多读书,但是自己一直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平时看的最多的是一些历史小说,作为吃饭时候的消遣。 想向您请教下,不知道要读什么书,以及怎么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呢?


读书并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读书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我只能告诉你,我读书能获得很多知识和乐趣,还有能量。

但能获得知识和乐趣的方式多着呢,不一定说非要读书啊。现在不读书的人多了,活得也有滋有味。

就像当年作家阿城写的这么好,突然就不写了呢?很多人追问,包括我。

后来遇到杨葵老师,他给我的答案就很有意思。他说,一个人写了一些好作品,突然不写了,原因非常多。写作,和其他领域的营生,在某种程度上很像,参差百态,有的人业余,有的人短性,有的人长情。即便是作家,也是各有各的样。比如说阿城,他的文字虽然炉火纯青,但写作只是他的爱好,他去了美国之后,应该是找到了更有趣更值得他投入精力的事情,自然就不写了。

读书也是一样,想读就读,不想读能活得很好,那就别读。

如果你追问我,怎么养成读书的习惯,非常简单,拿起一本书来读 20 分钟。第二天继续这么做就好了。

如果你说你做不到,那就去干别的。很多人买了书都是不读的,也没啥可自责的。

4 月 28 号,我们已经搬到新公司办公了,体验真的好。我花了多半天终于把大部分家伙什和我的图书收拾利索了。啊,我简直太喜欢这个办公室,尤其是那俩大书架,我的书终于重见天日,每一本书都有了自己的位置。以后忙累了就可以站在书架那里,随意抽出一本书来阅读,听黑胶唱机,喝一杯热茶,然后给同事拍拍照片。

去年我写过这么一段话,未来工作的地方,一定要放一个黑胶唱机,一个咖啡机,一套茶具,一面墙放书,另一面放唱片,一边听音乐,一边读书、喝茶,一边讨论和创造。

看起来这个小小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这是我最近拍的一些胶片,有点意思

解决问题的三个忠告

我不喜欢公司里开座谈会,如果解决问题的话,1 V 1 或者业务会议更好。座谈会更像某种仪式,公司非常大度,员工十分诚恳。但是,大多数座谈会解决不了啥实际问题,没什么要紧的信息。要不不说,要么就是提一堆让公司解决。

如果公司都给解决了,那要你干么呢?那如果公司不给解决,要公司干嘛呢?

公司可以给你发工资啊。那遇到问题怎么办?三个锦囊如下:

一、你已经是个成熟的成年人了,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有技术编辑团队的 Leader 说自己和团队成员的技术敏感度不够,说的直白一些,就是自己不做技术,不搞研发,对很多技术术语、概念和趋势似懂非懂,那就很难写出好的内容。

让我们类比一下,如果一个研发团队的 Leader 抱怨自己技术能力不行,程序员编码能力差,是不是特别不可理喻?这些不应该是你的职责么?

技术编辑也是类似。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能力模型,有能者居之。工程师当然是技术能力和工程能力,技术编辑当然是文字能力和对技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如果你已经感到能力不够了,第一应该尽快提升这些能力,第二应该淘汰能力不合格的人,并找到能够补充这些能力的人。

另外,无论是团队或个人,提升能力没有捷径,别人走过的路花的时间,你也少不了。不要想捷径,下笨功夫,上帝偏爱笨人。

公司需要能够提出问题的人,也需要能够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是那些提出问题并解决了问题的人。

2、资源不充足是常态

创业和成长中的公司永远是在资源稍稍匮乏甚至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做事情,资源略微匮乏可以让我们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推荐一本书叫做《Getting Real》,37signals 团队出品,关于互联网创业的小册子。他们后来还出了一本《重来》的书,你可能听过。37signals 提倡以小团队做大事情,大部分情况下,资源都是不充足的,缺乏资金、缺少经验、缺人,你必须要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前行,并找到解决方案和创新方法:

「不充足」强迫我们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我们通过构建更少和更好的软件功能减少改变的成本。我们给人们差不多足够的特性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独特的问题 — 于是我们便不再是障碍。

时差和空间上的距离让我们在交流中更加有效。由于远程办公,我们的交流几乎毫无例外通过 IM 软件和电子邮件,这强迫我们快速直接抵达重点。

把约束变成优势,让匮乏带来创新。不是有句老话嘛,懒人改变世界。懒人怎么改变世界呢,用创新的方法提升效率,抵抗约束。

否则你会发现,团队解决问题的常态就是招人招人招人。

3、寻求帮助

那是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自己解决呢?当然不是。就像程序员碰到 bug 一样,当然先尝试自己解决,如果超出能力范围和时间限制,那就要尽快求助他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求助你的上级,你的问题可能在他那里就不是啥问题。当你的前辈和伙伴就在你旁边,他完全可能帮到你时,千万不要浪费几天时间来寻找答案。

当然,寻求帮助要有频率限制,如果你一个月有 20 天都在寻求上级的帮助,那他招你来干嘛呢?可以设置一个阈值,比如每月最多几次。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要么是你能力不足,要么你真的需要通过业余时间来好好提升一下自己了。


我做了一个付费知识星球,让时间为你证明,目前已经聚集了 6500 多名用户。

目前这个知识产品的内容架构已经非常丰富了,一共五个专栏:从书中学(领读 52 本书)、追风筝的人(50个高手洞见)、老池的创业周记和小盖的创业随思(真实创业过程和经验教训)、在事上练(200个实践经验)。还有上百个问答和用户共创内容,相信总有契合你的内容。365 天,你也可以一起成长。


谁在制造问题?

Shot with NOMO CAM 135 Ti.

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人们的问题总是很多,然而我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大部分都没有。

让时间为你证明


池大您好:

看您回答了很多问题,其中关于企业的发展,公司员工的管理方面想要再请教下您。
我个人是从事企业咨询管理培训,一家企业的运营涉及多个板块,我只是负责技术方面的解答。

但最近经常听我的客户反馈,员工的积极性很差,招进来的员工很懒散,不听老板讲,一下班就走,给的工资又是当地比较高的薪水,但是员工的工作看起来并不值得这个钱。

据我自己对我这个客户老板的了解,一个是中年创业,做外贸电商,思维有所跟不上,其次,不舍得花钱,经常想着要不把员工替换掉,把员工的工资用在花广告上面等。
除了这个客户,我的很多其他客户老板(我的客户都是浙江当地的企业,杭州,金华,绍兴等地)也有关于员工管理的困惑,经常看到他们群里提问最多的就是如何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自我驱动力。

关于这点,特别想听听池大的看法,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采取哪些方法呢?


如果一个企业的创始团队和企业的员工总是这种相互「算计」的逻辑,是很难做成好的企业和产品的。你觉得我工资高工时短上班摸鱼,我觉得你让我加班还不想给钱,那还咋工作呢?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