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自媒体

自媒体

自媒体这词不知道是啥时候发明出来的,我只记得那是一段白天雾霾弥漫,夜里月黑风高的日子,大家正在比着更新微信平台的文章,你周一到周五,我就一周七天不休,你早上发,我就晚上推,你文本我就图文,你图文我就音频,你音频我就视频,牛的还可以一天两三条。正当大家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自媒体这个词就像天外来客一样出现在大家面前,它掸掸衣服清清喉咙,对这些写字的人说,「请稍息。你们忙活了这么久,从今以后就都归我管了,谢谢」大家面面相觑,说,滚,然后就又埋头写字去了。

从那以后,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自媒体的帽子就像紧箍咒一样牢牢的扣在了头上,不认同和解释是徒劳的,反正你们最终都会被自媒体的。对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就像我每次介绍自己的公司时,对话一般是这样的:

「我是瑞友的」
「你不是用友的吗?」
「哦,瑞友和用友的关系是这样的……」二十分钟过去了
「你是在用友软件园办公吧?」
「是的」
「那就是用友的,下面我来介绍这位用友的朋友……」

所以我现在一般都这么介绍自己,我是 MacTalk 的!对方一听名称如此高端大气,随即频频点头,然后若有所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既然被自媒体了,那我就闲话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主要是在一个「自」上,一定是个人品牌,自主创作(主要),个人维护(可选),不管形式是什么,微信也好,微博也罢,核心是个人表达。这些人时而朝九晚五,时而没日没夜,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停的产出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低质量的不是没有,而是会被淘汰掉),他们要么是泥瓦匠,要么是程序猿,除了写作,身外还有一技之长,他们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三心二意的为读者服务,最终赢得了某个领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

于是这帮写字的人终于有了一小片自留地,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自说自话,说完了还有人听,有人反馈,于是就有了些许媒体性质,史称自媒体。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开了个微信平台,那不叫自媒体,仅仅是媒体平台的延伸,一个阅读入口而已。

东拼西凑的内容也不是自媒体,没原创始终是内伤。笑话精选倒是读者多,但是您要想开个笑话精选读者见面会,估计效果和石头扔到一口旱井里差不多,哪个读者想让人知道自己是笑话精选的粉丝呢?

搞清楚自媒体的特点之后,再说说自媒体的盈利模式。这个问题如果提给互联网创业公司就拽了,因为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对不起,我们现阶段不考虑盈利和盈利模式!」回答者高端大气到牛逼二五,提问者黯然销魂到内伤吐血,尤其是对我们这种不盈利毋宁死的普通人,只有默默垂泪的份儿!

互联网创业公司不考虑盈利模式主要是有投资热钱撑着,并不是这些创业者白天喝西北风,夜里睡东南枝。而对于自媒体来说,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拿到投资的自媒体人少之又少。所以,除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为人民写作之类的强大精神支柱之外,自媒体人也在偷偷摸摸考虑盈利模式的事,当然这些人是考虑不清楚的,门儿清的还是那些互联网分析师和精英媒体,他们不仅担心 IBM 不转型就要倒闭的大趋势,自媒体这仨瓜俩枣也得提上议事日程,你说他们到底操了多大的心?

如果问我自媒体怎么挣钱,我脚着,目前这就不是个挣钱的事儿。虽然通过捐助、集结出书、广告、会员等模式可以有些收入,但是能够由此解决生计问题的人凤毛麟角,大部分人还是得用其他手段解决喝西北风的问题。

如果问我自媒体未来的趋势,我是不知道的,咱卖白菜的就别操那份卖白粉的心了,不是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么?就我个人而言,喜欢写作和正向反馈这两点,已经够我坚持一阵子了。

苦不苦想想365

overtime

上周末参加了 Roy Li 组织的互联网跨界交流论坛,从下午五点从饭桌上开始扯,一直扯到论坛,再扯到第二天凌晨,我这个嘉宾已经快崩溃了,但 Roy 这个主持人在站了六个小时喷了六个小时之后,汗,已经流到了脚底板,人,依然屹立不倒!这种扯淡到天明的精神和体力,让我辈佩服到逆天。

我在 QCon 系列中曾经无情的赞美过 Roy,所以这次受邀还是有些惊讶的。Roy 的名头始于2013年3月,在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以迅雷不急掩耳盗铃之势降落在地球那一边的北美洲上,速度比迅雷离线还要快一点点。然后又迅速的和 IT 圈各个领域的朋友熟悉的像亲人一样,无话不谈。然后就不远万里,从北美回到中国,在首次谋面的各位朋友之间牵线搭桥,以一己之力促成了这次利国利民的跨界交流,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加拿大人民传统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品质在消失了几十年以后,再次重现江湖!Roy,你不是一个人!

今天的文章并不是为了夸 Roy,只是开个场,其实想说的是另一个事儿。这次论坛邀请到了360的 CTO 谭晓生(注意这不是古龙小说里的百晓生,不存在最后的情节翻转问题),360是什么样的公司,仁者见仁,不过有360的地方总有是非,这倒是真的。论坛最后一场「跨界」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由360的创业文化和工作强度引起的。360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万幸摊上了一个好战的老板,3Q 之争刚刚偃旗息鼓,3B 大战随即风云再起,和搜狗掐个架就是分分钟解闷的事儿,所以整个公司都处于一种一触即发的备战状态。他们推崇创业文化,拒绝平庸,不优秀就去死,减少层级,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强度等等。360环伺强敌而屹立不倒,想必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我个人对创业文化和减少层级并无异议,只是质疑执行的程度。每个公司大了以后都会由人制变法制,由流程取代激情,但是人们还是会当初创业的氛围与理想念念不忘,就像思念初恋的情人一样,不断的强调自己依然是创业公司,有奋斗的精气神儿,幻想自己还是那个干三天三夜完成任务后再浮一大白的汉纸!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真正相信并执行这种理念的寥寥无几,所以最终创业文化永远属于初创公司和小而美的公司,腾讯阿里百度虽然很拼,但都隐隐透出大公司的各种气息,360想一直保持创业氛围,谈何容易。至于减少层级,这个就不多说了,制度是人定的,也是由人执行,是好是坏,自在人为。

Roy 做一个外国人,对360的文化自然是不认同的,他的归纳是:既不科学、也不仁义、还不道德。当然对于这个一直呼吸优质空气、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加拿大人的观点,大家并不是很买账。因为大家争论的焦点并不是前者,而是360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据说360的研发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每周超过60小时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这种付出,值不值得?

当台上台下为了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安静的坐在中间,有点神游物外,然后一个段子不管不顾地浮上心头,这个段子稍微修改一下,大概就是这样子:

我们虽然下班晚,但是我们上班早啊! 我们虽然不起眼,但是我们责任大啊! 我们虽然工资低,但是我们扣得多啊! 我们虽然人员少,但是我们任务重啊! 我们虽然福利薄,但是我们制度厚啊! 找工作,就应该找这样的,低端小气没档次,高调节俭少内涵! 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一谈钱就伤感情,我们工作的动力就两个字,理想!

这个段子我当然没在会上讲出来,因为弄不好被台下的扔鸡蛋,台上的拿鞋底抽,做人一定要得体,所以当时我是这么说的:

我个人并不赞同加班文化,我自己的团队也很少要求加班,当然,真实的原因是公司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到非加班不可的程度。但是我并不排斥年轻人加班。你年纪轻轻,初入职场,一腔热血、两袖清风,腰上挂着两颗滚烫的肾,你说你不加班干什么?

我在洪恩工作的时候曾经为了赶一个产品连续工作过两天两夜,做互联网的时候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小时以上,可以说除了吃饭和睡觉都在公司泡着,但那时没人意识到在加班,因为大家觉得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同时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伸展。每天睡觉时仿佛都听到了心智力量嘶嘶增长的声音,这种加班,何乐而不为?

加班是有技巧的,长时间加班往往事倍功半,加班的坏处千百人说过,我就不说了。作为个人而言,对加班的态度,用以下三个标准判断一下即可: 第一、加班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 第二、是否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是否有合理的报酬

正向的,就值得加班,负向的,就把改变世界的机会留给超人和蝙蝠侠,咱去干点更适合自己的事情。当然,是否能适应类似360这种强度的工作,还和年龄段有关。25-30岁,什么都豁得出去,35-40,再这么拼体力和智力,就吃不消了,那个阶段要看谁的耐力好,谁的方向对,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拼命的。

当然,以上这些话,也是我的真心话。各位读者,你们的看法呢?

至于今天的题目,您就兹当是为了押韵吧。

我的阅读之路(下)

books1

写完昨天的 Mac 指引之后,很多读者在后台愤怒的发问「说好的阅读之路下呢?」,其实没说好!

很多人说在微信平台写系列文章最不讨好,看完第一篇,喜欢看的会接着看下去,不喜欢的下次看到这些系列的标题就再也不会打开了,这样会降低文章的图文转化率。但是这个转化率到底有鸡毛用我还真不知道,于我而言,文章的阅读次数和转发人数倒是更有吸引力,即使只有100个人阅读了,如果被反复阅读和转发,说明这些文字至少对这100个人有些许帮助,这就够了。至于没读的,要么是损失问题,要么是时间问题,反正不是我的问题。

考虑到微信文章不宜太长,而且每天的写作时间有限,所以我还是会写系列文章,这样可以更完整的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文章也更会有结构。至于系列之间的交叉主要是为了文风和内容的变化,让大家看起来没那么闷。


阿城之所以在文字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和他幼年博览群书不无关系,据说他在十几岁就遍览了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中学适逢运动,但是自己一直在默默学习创作。运动结束后又研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易经》、儒学、道家、禅宗等,这些营养进一步培养了他的创作风格,直到1984年处女座《棋王》一鸣惊人,所谓飞必冲天!适年阿城三十有五。

才华如阿城者,也需要艰苦的阅读和练习,才能到达这种高度,各位感受一下!「读文章时还要抽空去看微博微信消息的童靴你们够了,三心二意必自闭」

王朔、路遥、王小波、阿城之后,我又开始读刘震云的作品。王朔生平恃才傲物,行走江湖鼻孔朝天,跟谁都一副牛逼二五的样子,但是他对刘震云却推崇有加,王朔对刘的评价是「刘震云是当代小说家里对我真正能够构成威胁的一位」,对朔爷来说,这算是最高赞誉。

刘震云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国外那帮计算机先驱(乔布斯,沃兹,盖茨,艾伦等)是同一代人,但他的成就主要在文学上。正式的创作始于八十年代末,先后发表《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优秀作品,确立新写实主义风格。巅峰之作《一句顶一万句》,号称一本顶一万本,其中《一地鸡毛》、《手机》、《温故一九四二》等都拍成了影视作品,好看好评还卖座,实属少见。

《温故一九四二》是刘震云非常看重的作品,他的自评:

我觉得它写得既感性又理性,是个好作品,包括它将要拍成的电影也是一个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
1942年,河南一场旱灾,死了300万人。更可怕的是,后代把这些事全忘了。中国是个特别容易遗忘的民族,这当然也和它经受的苦难太多有关系。那场灾害本来不该死那么多人,可是当发生旱灾的时候,一批人逃荒到原本荒凉的西北,饿死了。日本人进攻河南,蒋介石想把灾区甩给日本人,日本人坚持不进兵,不给蒋撤退的借口,双方军队形成了僵持,就在这僵持中,河南人一个个倒下了。

说起一九四二,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书是十年前冯小刚在《手机》剧本创作和开拍之间的问隙创作的,我从这本书里知道了把一九四二拍成电影的想法始于1994年,开始正经琢磨是2000年,真正上映已经是在2012年11月29日,期间历时近20年,鬼子都够打出去好几回了,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居然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岁月,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人生不易,该睡得睡啊。

《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书写的有趣,基本体现了冯小刚影视作品的风格,调侃不失真诚,场面感强,夸人骂人都下死手,其中涉及了很多人的故事,包括王朔、刘震云、姜文、葛优、陈道明等,可读。之所以在这一段扯出这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作家和作者的区别,冯导在导演方面虽然自成一派,于无声中响惊雷,荆棘中觅出路,最终盖了一座冯氏电影的殿堂,但文字还是玩票,就像刘震云为他写的序一样:

这不是一本思想笔记,这是一本给人解闷的书。大家读就读了,不必引申和联想。如果它在说萝卜,那就是罗卜,不会是火车和狗熊。萝卜皮通常是没用的,但是拌好了一样能登大雅之堂。

《我把青春献给你》就是这么一盘萝卜皮,书读起来赏心悦目,而且你会产生一种「这种书我特么也能写啊」的错觉,但是读了阿城、王朔、王小波、刘震云的书,是断然不会产生这种想法的。区别就在这里。

今年冯导又出了一本书叫做《不省心》,不少内容源于《青春》,其中贵族的描述变成了这样:

什么是贵族?想象一下,某贵族人指着故宫说:这院子不错,买了。穿燕尾服,戴假发,腰杆笔挺,像跳国标舞的随从凑耳边小声答:这院子本来就是您的。贵族一脸狐疑地问:是吗,我怎么不知道?轻答:这事太小了,不值得跟您汇报。贵族当时就扫兴了,说:上次我看上了纽约的中央公园,一问也是我的。真没劲。什么是贵族?早晨一睁眼无数窗帘就被徐徐拉开,从卧室一路走出去,人到门开,你要慢一步拉门,他就直接撞门上了,因为这种事从他生下来就没发生过。除了做爱和狩猎亲力亲为,其他一切都不伸手,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关心的全是某种蝴蝶要绝种了,非洲的鳄鱼在雨季到来之前有没有食物,当然了还有一见钟情心爱的女人。

有趣,但是没进步,不如《青春》好看。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电影拍得好。

冯唐的文字我也比较喜欢,有人说他写字喜欢端着,有人说他搞的太杂成不了大家,我觉得尚可,该在金线之上,关于冯唐的话题我之前写过一篇「敬畏之心」,在这里不再多言,求同存异吧。

其他人的作品也陆陆续续读过很多,但印象大都变得模糊,记忆就像一缕轻烟时聚时散,完全不靠谱,不着调,有些书重新拿起来居然像新书一样读的津津有味,不得不让人感慨岁月一把刀,刀刀催人老。

当然,这些书远远不是阅读的全部,专业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各种杂文集都是值得阅读的。另外,在屡次被身边的文学爱好者嘲笑之后,我开始硬着头皮读《百年孤独》《情人》等外国名家名著,等有机会再跟大家说说。

这一篇写的有点长,但是只剩下「下」篇了,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写完。最后简单说说电子书和纸书的那点事儿。

很多人和我说,你看,韩寒的书在多看的电子书平台上卖得还没你好,你多牛啊!真实的情况是人家主要走纸书渠道,根本没得比。这就和你刚开上三马,人家都开宝马了;你刚为夏利装上尾翼,人家都用火箭送嫦娥上月球找情郎了。豆浆加红糖就不该操轩尼诗和龙虾的心。

中国十几亿人,没读过纸书的没几个,不知道电子书的大有人在。你以为电子书便宜,一定会卖个几十万册,很遗憾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远不如大家想的那样美好。数字阅读固然是未来的方向,但就目前纸书和电子书的销量而言,电子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发哥的话再退一步,电子书,咱还没上路呢。

当然,随着电子出版商的努力,民众正版意识的增强,软件和硬件的完善,电子阅读必将始于现在,美在未来。

阅读之路到这儿就算告一段落。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该关掉手机,合上笔记本,泡一杯茶,捧一本书,安静的读一个小时,然后就着窗外的北风,睡个踏实觉。

我的阅读之路(中)

reading

昨天的文章中写了一些年轻的时候读过的书,其中武侠部分迎来了大量的读者反馈,看来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

说起金庸和古龙的优秀作品,到现在我依然读的下去,尤其是金庸的书,每次开读都是面不啦叽像白开水一般,一旦读到三四十页就「彻底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你只能把手头的事情统统放到一边,找个沙发躺下,几十万字一口气读完,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说,爽。但是读完之后往往老眼昏花腰酸背痛,其实很苦。金庸具备极强的叙事技巧和架构能力,每本小说都从最不起眼的一条潺潺小溪开始,你只要耐着性子顺着小溪前行,边走边看,很快就会应接不暇,你会见到江河湖海和大风大浪,波澜壮阔又百转千回,叙事线索千头万结,像是千年古树盘根错节,但到最后总能把所有的线索归集起来,串珠成链,读来让人意犹未尽。

古龙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就有点讨巧,他跳出了梁羽生和金庸的框框,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古式文体,比如渲染气氛要这样:

风 冷风 冷风吹

习惯了金庸的厚重之后,第一次读古龙的书吓的尿了一地,文字居然可以这么玩。古龙的书里几乎没有武功招式的描述,基本都是刀光一闪、见血封喉,一招之内生死立判,像小李飞刀李寻欢,一出场就牛逼二五拽的要命,一身绝顶武功似乎从娘胎出来就粘身上了,古龙为其装配了光的速度、鹰的眼神和熊的酒量,这还不算,古龙害怕自己的宝贝男主出什么意外,又设计了两个定律,一个是通用的男主不死定律,另一个是男主一出刀别人必死定律,这尼玛怎么打?不管叨逼叨说了多少废话,费心费力设计了多少阴谋,人家一扔刀子,你丫就得躺下等死,玩什么玩?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退休了,可能会再翻出金庸的书来看看,古龙的就不好说了。

插叙:在写 MacTalk 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琢磨着写个武侠的系列,点评一下金古中的人物,后来发现了一本书,叫做《武侠,从牛A到牛C》,是天涯的一位大脸师太在天涯社区的连载,后来集结成书出版了。师太的 ID 叫做大脸撑在小胸上,主谓宾定状补齐全,也算前无来者。书中把金庸书中的各类人物写了个遍,读来有趣。人家都写成这样了,我就甭献丑了,况且写点评必定要去查书,看武侠又上瘾,几十本再看一遍的话要不要生活了,遂断了这个念头。

看了金古、王朔、路遥之后,又杂七杂八读了很多当代中国作家的小说,包括王小波、阿城、刘震云、余华、莫言、贾平凹、冯唐等等。很多文学爱好者说这些作家都是从模仿国外名家起步的,建议我直接去读国外的作品。但是你们知道,Mac 君一直是理科出身,根本没有文学理想,读了这些国内作品之后,从人文层面,Mac 君已经把当时「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都傻瓜」的小伙伴们远远的抛在后山的水沟里了。当然,这两年书读的多了,才感觉出国外作品的好,翻回头来开始重新阅读那些国外的传世作品,谓之「回锅肉」读法,这是后话。

以上这几位作家,我比较喜欢的有王小波、阿城、刘震云和冯唐,其他人的作品好是好,就是读起来无感,纯属个人好恶,没任何参考价值。

王小波不用说了,隐藏在程序员中的作家,在编程方面功力深厚,写过汇编写过 C,写过杂文写过诗,但是写的最好的还是小说,巅峰之作是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之后又写了一部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随即英年早逝。

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我多次引用过王小波的文字,可能与这个写得一手好文的作家是个地道的理科生有关,总觉得他写的东西理性十足,又感性细腻,行文自由奔放,让人感同身受。王小波在创作的巅峰时期早逝,让人扼腕叹息,如果他有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和时间,一定会写出更伟大的作品。我读他的随笔的时候,能够深切的感受到王小波对文字、意境、自由、责任、有趣和结构的追求,这种人是不可能不写出最好的作品的。

阿城的作品大部分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的,包括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虽然阿城的作品发布很早,但我年少时并不了解阿城,直到工作以后才开始阅读他的作品,一读之下,惊为天人!阿城对中国文字的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不但是小说的大行家,随笔也属极品,可以说是天生的文体家。读过棋王的读者都会同意,语言运用的出神入化,怪不得人说当代很多名家都是读着阿城的文字长大的。

钟阿城冷隽的笔锋,时而颠覆自己,时而挖苦别人,无往不利。1990后旅居美国,作品渐少,但是三王在前,已经足够后辈高山仰止了。

摘录《棋王》中的一段:

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


今日推荐,名家作品

http://www.tianyabook.com/xiandai/qiwang.htm

我的阅读之路(上)

kindle

不少读者回复让写一写 OS X 中的 Bundle 技术,我觉得这个可以写成一个系列,就是技术性强一些,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喜欢阅读。提到技术文章,就想到还有几个坑没填,一个 Linux 系列,一个 Vim 系列,还有最新挖的 Mac 指引,所谓山高路远坑深,Mac 君纵横驰骋,有坑不填枉自为人,一旦想起百爪挠心啊,所以,我决定今天写点轻松的东西,忘记坑的烦恼……

最近朋友从美国给带了一台 Kindle Paper White 二代,我又多了一个读书的入口。之前用过 Kindle Fire 和盛大的 Bambook,结果 iPad mini 来了之后,Fire 基本就退休了,现在 mini2都来了,估计 Fire 再无出头之日,Bambook 的质量确实和 Kindle 想去甚远,一次挤压之后已经彻底报废。

还是 KPW 好啊,皮肤黝黑,面庞雪白,入手轻便,触手灵敏,水墨电子屏阅读细腻,待机时间超长,还没有阅读干扰,尤其是背光,彻底解决了夜晚阅读的烦恼,实在是走家访友、移动阅读之良品啊……咦,MD 越写越像软文了,亚马逊可是一个子儿都没付啊[泪]!

很多人说中国人不读书,对于这一点,我是不大认同的。我自己非常喜欢读书,身边的朋友也有很多好书者。MacTalk 从去年十二月写到今年十二月,如果没有早期大量的阅读,完成这么多文字是不可想象的。除了教科书和专业书籍,我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读武侠小说,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部读过多遍,古龙比较知名的作品,小李飞刀系列、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大旗英雄传、绝代双骄等等,也一并扫荡。比较狂热的时候会在晚上做作业的时候偷偷看武侠,基本做法就是把武侠小说压在课本下面,一旦老爹老妈过来视察工作,立马起立做找书状,顺便把武侠小说塞到杂乱的书堆里。我一直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并为此暗暗得意,没想到有一次老爹进来拿东西,我又一次故技重施,老爹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关门离开的时候幽幽道,小子,看小说别太晚啊,另外武侠也不是让你出去打架的!我当场崩溃,从此拜倒在我老爸的拖鞋之下……

金古两人的作品看的七七八八之后,开始接触一些当代作家的文字,最早看的是王朔和路遥,这两人风格迥然不同,我却都十分喜欢。

王朔的文字带着痞气,但充满激情和速度感,读起来即痛且快,叙事风格简洁,但是全篇都是「爷特么就这样」的混不吝和玩世不恭,虽然通俗,但文字绝不马虎,那种调调让读惯了八股文和土豆山药蛋文章的我眼前一亮,他早期的作品我几乎全部读过,《动物凶猛》《我是你爸爸》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感觉是巅峰之作。

王朔自述,可见一斑: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如果说王朔玩的是独孤九剑里的破剑式、破鞭式、破刀式,挥洒自如以无招胜有招,那路遥使的就是玄铁重剑,扎实厚重,一剑既出风起云涌。《平凡的世界》我读过两遍,一百万字的作品,我花了几天的时间一气读完,这是「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的超越自我,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成就了生命意义上的成功,困难、挫折、奋斗、痛苦和欢乐贯彻其中,气势恢宏结构严谨,读起来让人感到大开大合。这部作品也是路遥的绝笔之作,完成之后写了一篇创作随笔,叫做《早晨从中午开始》,有兴趣的可以去读读。

写到这不仅让我想到王小波写的一句话:

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